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
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
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二十四·栖月崖

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

注释与赏析:

译文:

在秋日的黄昏时分,月光如水般洒落,夜色宁静而美丽。春天的夜晚则显得更加柔和,仿佛能闻到花香的味道。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季节中感受到的不同美景。秋天的月亮明亮清澈,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春天的夜晚则充满了花香,仿佛能嗅到大自然的气息。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四季变换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神奇。

译文:

在亭子中,我看到了整个园林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与我同在。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园林的深深热爱和赞美。诗人通过“亭虚全约白”形容亭子的空灵和高远,以及“崖迥半含规”描绘了崖壁的轮廓。整体上,这句话展示了诗人对园林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译文:

在这里,我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感悟和心灵上的放松。诗人通过“隐与环中契”形容自己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悬应静里知”表达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这里的“嫦娥余结习”可能是诗人的一种象征性表达,暗示着超脱俗世的心境。

译文:

嫦娥,这个美丽的传说人物,她的美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在这一刻停留下来,欣赏这美景并沉思。

赏析:

这里运用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形象,以她的美丽来比喻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还表达了他对美的深刻理解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