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袅博山斜,书帷逸兴赊。
清风度墙竹,明月在窗纱。
缓拨寒灰火,催烹雪水茶。
何须夸隐士,纸帐卧梅花。
【注释】:
冬夜遣兴四首:作者有《冬夜遣兴》诗,这里应为第四首。
篆袅博山斜:指博山炉(一种古时用于取暖的器物)中的香篆袅袅上升。
书帷逸兴赊:书帷:指书房。逸兴:超脱尘俗的闲适之思。
清风度墙竹: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
明月在窗纱: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纱窗上。
缓拨寒灰火:慢慢地点燃着取暖用的炭火。
催烹雪水茶:催促煮茶。
何须夸隐士,纸帐卧梅花:何必去夸耀自己像隐居的高人一样,只躺在一张纸做的床上欣赏梅花。
【赏析】:
此诗写诗人冬夜读书、品茶、赏月的情景。
首联“篆袅博山斜,书帷逸兴赊”,起笔就写出了博山炉中袅袅升起的香气,接着又点出书帷之中的闲适之思。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意味深长。
颔联“清风度墙竹,明月在窗纱”,写清风拂过竹叶发出悦耳的声音,而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纱窗上,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颈联“缓拨寒灰火,催烹雪水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读书品茶的情景。他缓缓地将烧得发红的木炭拨弄开,以驱赶那寒冷的灰烬,并小心翼翼地将刚煮沸的雪水倒入茶壶中沏泡好茶。
末联“何须夸隐士,纸帐卧梅花”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他并不认为隐士的生活方式值得炫耀,而是宁愿像纸帐上的梅花一样,静静地享受着宁静与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冬夜读书、品茶、赏月等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志趣和淡泊名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