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司天史,羲娥移不移。
璿玑谁可度,珠斗若为推。
六合车书会,千秋道法垂。
去年重入想,崇政涖朝时。
【注释】
颁朔:指农历朔日,即每月初一。
司天史:古代掌管天象的官吏。
羲娥:指日月。
璿玑:指天文仪器,即浑仪。
珠斗:指南针。
六合:指天地四方及东南西北中。
车书会:指车书统一。
道法垂:指治国之道。
崇政:即重政。
【赏析】
《颁朔其二》:问一问主管天文的官吏,日月星辰是不是在运行?
“试问司天史”,以设问形式发端,既表现出诗人对天文现象的关注和好奇,又表明诗人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羲娥移不移”,羲、娥是传说中太阳和月亮的名称,这里指日月,“移不移”是说日月是否还在运行,这是诗人提出的问题,也是全诗的中心议题。
“谁可度”,谁可以测量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呢?“谁可度”,指谁能够掌握和理解宇宙间天体运动的规律。“珠斗若为推?”,指如何推动天体运动呢?“若为推”,是指如何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这既是诗人提出的问题,又是全诗的中心议题。
“六合车书会”,意思是四海之内的车书统一,也就是四海之内的交通和交流。“车书会”是指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也暗含了诗人的理想抱负。“千秋道法垂”,意味着千年之后的治国之道流传下来,成为后世统治者的遵循和效仿。“道法垂”,是指治国之道流传下来,成为后世统治者的遵循和效仿。
“去年重入想”,指的是诗人去年曾经重游过这个地方。“崇政涖朝时”,是指他当年担任宰相执政的时候。
【译文】
请问主管天文的官吏,太阳和月亮是不是还在运行?谁能测量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呢?四海之内的车书统一,千年之后治国之道流传下来。去年我重游过这个美丽的地方,当时你担任宰相执政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