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绝尘嚣,遐瞻散郁陶。
树藏僧舍小,云截笋峰高。
兴寄清秋迥,游耽净域豪。
何当苍翠处,倚柏一挥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望法海寺 - 兰若绝尘嚣,遐瞻散郁陶。
- 注释:寺庙远离尘世喧嚣,远观令人心情舒畅,感到宁静愉悦。
- 赏析:开篇即点明法海寺的超脱和静谧,通过“兰若”这一佛教用语,传达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法海寺的描述,引出下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2. 树藏僧舍小 - 树藏僧舍小,云截笋峰高。
- 注释:树木掩映着僧人的小舍,云雾环绕着尖顶的山峰,显得更为壮观。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之美。树木与山峰相互衬托,形成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热爱。
3. 兴寄清秋迥 - 兴寄清秋迥,游耽净域豪。
- 注释:这里的“兴寄”指的是寄托、寓意,而“清秋”则暗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季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秋天这个季节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寄托。
- 赏析:诗中通过“清秋”一词,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点,也暗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诗人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放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豪迈的情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4. 何当苍翠处,倚柏一挥毫 - 何当苍翠处,倚柏一挥毫。
- 注释:期待在某个绿意盎然的地方,倚靠着柏树,尽情挥洒笔墨。
- 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个时刻的美好愿景和向往。在这里,“苍翠”一词形容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自然景象,而“倚柏”则是指倚靠在柏树上,象征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
总结
这首诗以法海寺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感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法海寺的赞美,也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既有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