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跸转辰斿,霜华画䍐浮。
初冬回帝里,千古此滦州。
揽景目难给,题诗兴辄留。
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流。

【注释】

清跸:皇帝的车驾。

辰斿:天子的旌旗。

霜华:指初冬的霜花。

䍐(zhú):一种植物,其茎可入药。

回帝里:回到京城(北京)。

揽景:观赏景色。

偏凉汀畔水:在清凉的水边。

凭流:靠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初到京师,游历滦州时所作,为五律诗。

开头两句“清跸转辰斿,霜华画䍐浮”,写车驾行过滦河,看到两岸的霜华和秋草,便想起“清跸”之景。“清跸”即清道,这里暗指崇祯皇帝。这两句写出了车驾经过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初冬回帝里,千古此滦州。”点出时间是初冬,地点是滦州。诗人想到自己来京不久,就有这样的经历,不禁感到感慨万千。

第四句“揽景目难给,题诗兴辄留。”写诗人面对美景,心旷神怡,难以自禁。于是提笔写下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揽景”即欣赏景色,“题诗”就是写诗。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

第五、六句“偏凉汀畔水,待我再凭流。”写诗人在滦州游玩时,来到清凉的水边,想要靠岸休息。这里的“凭流”指的是乘船靠岸。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滦州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局势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