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奏玉虚,阿母到来初。
分景曾名剑,班龙共驾舆。
长生虽有术,入道惜无书。
何似天人策,明庭对仲舒。
【注释】:
- 七夕感事六首之六:指《诗经·小雅·大东》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这是一首描写汉武帝求神问卜、祈求长生不老的诗。
- 钧天:天空。奏玉虚:奏玉虚宫,指在天上演奏音乐。
- 阿母:即王母,道教称西王母为“阿母”,这里借以指汉武帝。
- 分景:指分景殿。《汉书·武帝纪》:武帝时于甘泉宫建太液池,中筑蓬台,高三十丈,浮于水上,名曰承华宫,中有蓬台,高二十丈,上有九条龙,皆垂鳞飞翔,迎风响鸣,其上积云布雨,水陆禽兽毕集焉。此景亦曰“分景”。
- 曾名剑:曾名剑阁,又名剑门关。
- 班龙共驾舆:班龙,班固字叔皮的笔名。舆,古代一种有篷的车。班龙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曾任兰台令史,后因直言被贬为济南府丞。此句比喻班固与司马相如一同担任过文职工作。
- 长生虽有术:长生,道家追求的一种永恒生命状态。
- 入道惜无书:入道,指修道成仙。此处意指学习道教经典却找不到合适的书籍。
- 何似天人策:天人策,即天人之际的谋略,指天人合一的治国策略。
- 明庭对仲舒:明庭,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年至57年间)。仲舒,即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改革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于道教的信仰。诗人通过描写汉武帝祈求长生不老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班固和司马相如等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修道成仙的追求。然而,诗人同时也认识到,即使有着天人合一的治国策略,也无法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因此,他感叹:“何似天人策,明庭对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