抡才临别苑,射策对明廷。
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
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
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
【注】
①紫光阁:唐玄宗时,为选拔文武百官,在大明宫的北阙建紫光阁。
②阅武举射:指选拔武官。
③临别苑:临别,即分别,苑,指帝王的园林。
④干城九塞宁:干城,指坚固的城堡;九塞,指黄河以西的九座要塞。宁,安宁。
⑤雕弓悬满月:用来形容箭矢飞得飞快。雕弓,精美的弓箭。
⑥赳(jiǒu)桓:形容英勇威猛的样子。
⑦黄石经:指《黄石公三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写他在大明宫临别时,选拔武官的情景。
首联“抡才临别苑,射策对明廷”,点出选官的地点和对象。“抡才”指选拔人才,“临别苑”即在大明宫的北阙建的紫光阁中,皇帝在这里进行选官活动,“射策对明廷”,说明选官的方式是用策问的方式来考察应试者的才能。
颔联“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写选拔武官的目的。“养士”,指选拔武官。“干城”,坚固的城堡;“九塞”,指黄河以西的九座要塞。作者意在说,选拔武官,是为了加强边防,保卫国家。
颈联“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写选官考试的内容。“雕弓”,精美的弓箭。“羽箭”,用羽毛制成的箭。“月”和“星”都是形容箭速之快。作者通过描绘选官考试的情景,表现了当时朝廷选拔人才的严肃性和紧张气氛。
尾联“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点出选官考试的结果。“赳桓”,英勇威猛的样子。“黄石经”,指《黄石公三略》。作者通过询问应试者能否胜任武官职务,来表明自己的期望和看法。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选官考试的情景描写,展现了当时朝廷选拔人才的严肃性和紧张气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和民族振兴的期望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