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非为贵,怀柔亦有方。
暂辞蛮岭月,不耐帝京霜。
映日先张锦,迎风自炫妆。
雕笼供饮啄,何必忆山梁。

孔雀

异物非为贵,怀柔亦有方。

暂辞蛮岭月,不耐帝京霜。

映日先张锦,迎风自炫妆。

雕笼供饮啄,何必忆山梁。

注释:

  • 孔雀:一种美丽的鸟类,以其艳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孔雀常被用来象征美好、高贵和神秘。
  • 异物:指奇异的事物或物品。非为贵:并不是因为珍贵而被珍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孔雀的珍爱并非因为它的珍稀,而是因为它的美丽和独特。
  • 怀柔:即怀柔之心,指的是对待人或物的态度要温和有礼。方:方法或方式。这里指的是诗人对待孔雀的心态,既温柔又尊重。
  • 暂辞:暂时离开或离别。蛮岭:泛指南方的山岭地区,也常用来代指远离家乡的地方。月:月亮,常用来象征夜晚或离别时的寂寞和思念。
  • 不耐:无法忍受,难以承受。帝京: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霜:秋天的霜冻,这里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映日:在阳光下反射。张锦:展开华丽的羽毛,形容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如同锦绣般绚丽。
  • 迎风:面对风向。自炫妆:自我炫耀,用华丽的羽毛装点自己。这里强调了孔雀的华丽和自信。
  • 雕笼:精美的笼子,通常用来饲养珍贵的鸟儿或者动物。供饮啄:提供食物和水让它们吃。这里指的是将孔雀养在一个精致的笼子里。
  • 何必忆山梁:为什么还要去回忆那个遥远的山梁呢?山梁在这里可能是指曾经居住或生活过的地方,但与现在的生活环境相比显得更加遥远和模糊。

赏析:
这首诗以“孔雀”为主题,通过描绘孔雀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孔雀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和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