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
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
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
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
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
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
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
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
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
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
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
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
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
  • 注释:塞上的山虽然多,但缺少水。听到“水”这个字,作者的心情就非常高兴。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塞上缺水的现实情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
  1. 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 注释:有五六个人驾车骑马,道路曲折蜿蜒,走了三十里。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繁忙的塞上景象,车辆马匹络绎不绝,道路弯弯曲曲,展现了塞上交通的繁忙和道路的艰难。
  1.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
  • 注释:远远地看到青山,它好像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虽然还没有见到水,但是已经听到了水流的声音。
  •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山水相映成趣的感受。
  1. 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 注释:寻找水源时,发现从山缝中流出的水,就像一条条银色的蟒蛇从空中垂下。
  • 赏析:这里用“银蟒”形容水流的光泽和动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溪流的景象。
  1. 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
  • 注释:水从高处自由地落下,不愿意停留,只想向东奔流而去。
  •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水的奔腾不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1. 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
  • 注释:水流被沟渠束缚着,无法继续流动,只好奋力冲击着青天白云中的白玉楼。
  • 赏析: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水流与白玉楼进行对比,展现了水流的力量和决心。
  1. 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
  • 注释:有人触动了某个机关,将磨石放置在这里。雪花和玉石碎屑不时洒落在容器中。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处风景优美的磨房,雪花玉屑的飘落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1. 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
  • 注释:这样就不用烦恼夜晚舂米的事情了,每个月的粮食可以供应几千士兵。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士兵们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1. 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
  • 注释:修建了台馆来供游客游玩宴饮,每个亭子都装饰有六角栏杆。
  •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台馆的宏伟和亭子的装饰特点,展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繁荣。
  1. 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
  • 注释:我来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了,没有飘霜,只觉得穿着绵衣感到有点凉。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塞上气候的适应和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塞上季节的变化。
  1. 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
  • 注释:本来携带着酒和野菜,现在只需要取一些家塘的水就可以了。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塞上行人的简单生活和对家乡食物的怀念。
  1. 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
  • 注释:喝得高兴时,喜欢站在板桥上站着休息,但后悔没有戴上青箬笠。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饮酒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己的疏忽而感到的后悔。
  1. 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
  • 注释:回头看自己的影像,怜惜地拱起双手作揖,擦拭着湿润的眼睛和头发。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描述,以及对他人同情的表达。
  1. 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
  • 注释:在美好的地方逗留的时间容易过去,一天很快就要过去了,晚上又急忙赶回家。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家的思念。
  1. 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 注释:客人散去后,关门静坐不语。但还能听见外面传来的潺潺流水声。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客人散去后的静谧场景,以及流水声的余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