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骨肉集灯前,荼苦周旋了此年。
卷里乱怀愁得句,梅边新影自成妍。
可知心共朱颜老,为盼春归绿意先。
门外风光隔尘土,独清犹得一时贤。
【注释】
- 壬戌:即元丰三年,苏轼时年四十九岁。2. 除夜:除夕夜。3. 荼苦:一种草药。4. 卷里乱怀愁得句:卷里乱怀形容心情烦乱,无法下笔。5. 梅边新影自成妍:梅花的旁边有影子,自然美艳动人。6. 朱颜:指年轻红润的面颊。7. 绿意先:春天的气息。8. 门外风光隔尘土:门外的景色被尘埃遮挡,看不见。9. 独清犹得一时贤:独自保持清明的节操仍然能够得到一时的贤人赞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丰三年除夕夜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首联“相看骨肉集灯前,荼苦周旋了此年。”描述了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庆新年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
颔联“卷里乱怀愁得句,梅边新影自成妍。”则进一步描绘了新年的喜悦氛围和美好的自然景色。这里“卷里乱怀”形容心情烦乱,无法下笔;而“梅边新影自成妍”则是说梅花的影子自然美丽,无需人为修饰。
颈联“可知心共朱颜老,为盼春归绿意先。”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的感慨。这里的“心共朱颜老”意味着人的心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衰老,而“为盼春归绿意先”则是说人们期待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看到绿色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门外风光隔尘土,独清犹得一时贤。”则是说外面的世界虽然被尘埃遮蔽,但诗人自己依然保持着清新的节操,能够得到一时的贤者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