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怜丛绿渐无存,却遣青霜肃旧园。
冉冉七弦疑未远,槃槃一世更谁论。
早知代谢原天意,已办耰锄向水村。
小巷巾车归亦好,惊鸦遥共送晨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园中草木凋零、萧瑟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茂与当前的荒凉,揭示了自然万物生生不息、新陈代谢的规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最怜丛绿渐无存”中的“丛绿”指的是茂盛的绿色植被,而“渐无存”则表达了这些植被正在迅速消逝。这句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茂与当前的荒凉,突出了秋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凋零。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无情。
“却遣青霜肃旧园”中的“却遣”表示一种被迫或无奈的处置,而“青霜”则是指寒冷的霜降。这句诗描绘了霜降时,原本生机勃勃的植物变得枯萎凋零的情景。这里既体现了季节的自然更替,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冉冉七弦疑未远”中的“七弦”指琴曲,而“疑未远”则表达了琴声悠扬,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句诗以琴声为媒介,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这里的琴声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未知命运的一种预感。
“槃槃一世更谁论”中的“槃槃一世”形容人生历经沧桑,而“更谁论”则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这句诗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早知代谢原天意,已办耰锄向水村”中的“代谢”指的是生物的生命活动,而“耰锄”则是农具,用于耕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理解和尊重。这里的“代谢”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暗示了人类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小巷巾车归亦好”中的“小巷”指的是幽静的小路,而“巾车”则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回家路上的宁静与安逸。这里的小巷和巾车不仅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惊鸦遥共送晨昏”中的“惊鸦”指的是乌鸦,而“晨昏”则分别指清晨和黄昏。这句诗描绘了乌鸦在天空中飞翔的景象,以及它们似乎在为诗人送行的情景。这里的惊鸦不仅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留恋。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