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
日斜孤馆易魂销。
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
人间争度渐长宵。
浣溪沙
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
日斜孤馆易魂销。
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
人间争度渐长宵。
注释:
- 已落芙蓉并叶凋:已经凋零的荷花与荷叶连为一体。
- 半枯萧艾过墙高:一半枯萎的艾草越过围墙显得很高大。
- 日斜孤馆易魂销:太阳西斜,孤单的客舍让人容易产生思乡之情。
- 坐觉清秋归荡荡:坐着就能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它浩渺无边。
- 眼看白日去昭昭:看着阳光慢慢变得明亮,时间在悄然流逝。
- 人间争度渐长宵:世间的人们都在努力度过漫长的夜晚,竞争着度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季节变迁、时光荏苒,表达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的诗作。
第一二句“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以生动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芙蓉和落叶的凋零,萧艾的枯萎,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并叶凋”和”半枯萧艾”两个词语描绘了秋天的特征,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变化。
第三四句“日斜孤馆易魂销,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受。诗人通过”易魂销”和”清秋归荡荡”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忧伤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白日去昭昭”则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是无声无息的,难以把握。
尾句”人间争度渐长宵”则是对整个诗句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用”争度”来表达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时间压力,而”渐长宵”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人生的短暂,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哀思。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