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昨非悔已迟,穷途甘受少年欺。
事经过后方知错,诗未删前不觉疵。
居士四休常自适,季仁三愿任人嗤!
朝朝睡到黄粱熟,懒看儿童乐岁时。
诗句解释:
今是昨非悔已迟,穷途甘受少年欺。
: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悔恨和接受现实的妥协。”今是昨非”指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悔已迟”表示后悔已经太晚。”穷途”形容困境或无路可走的境地,”甘受少年欺”意味着愿意接受他人的欺骗和欺负。
事经过后方知错,诗未删前不觉疵。
:强调了在事情发展到后来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并未注意到其中的缺陷。”事过”表示事情的发展或经历,”方知错”指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诗未删”指诗歌尚未完成,”不觉疵”则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发现诗歌中的缺点或瑕疵。
居士四休常自适,季仁三愿任人嗤!
:描述了作者的生活方式和对他人的看法。”居士”通常指佛教徒,”四休”可能指的是某种修行方式或生活方式的四个阶段。”常自适”表示经常感到舒适和满足。”季仁”可能是古代某个人物,”三愿”指的是他的三个愿望。这里用反问的语气,暗示这些愿望被认为不切实际或可笑。
朝朝睡到黄粱熟,懒看儿童乐岁时。
: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朝朝”表示每天,”睡到黄粱熟”形容生活非常安逸,以至于每天只睡到中午就起床了。”黄粱熟”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生活过于安逸,不思进取。”懒看儿童乐岁时”则表示对儿童的娱乐活动不感兴趣,只是简单地度过每一天。译文:
今日与昨日之我皆已改变,我已懊悔当初的错误选择。面对困境,我愿意忍受年轻的人的欺负。
只有在事情发生后,我才发现自己犯了错误;而诗歌还未完成之前,我从未觉得有任何瑕疵。
我是一个喜欢休息的人,总是感到满意和舒适。有些人渴望得到他人的称赞,而我对此不屑一顾。
我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不再关心那些儿童的快乐时光。赏析:
这首诗以“杂感”为题,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世界的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德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今是昨非”和“事经过后方知错”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能够反思并从中吸取教训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尤其宝贵。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评价,展示了他对于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朝朝睡到黄粱熟,懒看儿童乐岁时”,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漠视,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