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将相惯和戎,劫火无端到海东!
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
酒逢世异偏难醉,诗到途穷转不工!
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
【注释】
中朝:朝廷。将相:指高级官员。和戎:与敌人议和。劫火:比喻战乱。海东:指东海之滨,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地区。
翻羡:羡慕。瞽(gǔ):盲人,此处借指不明世事的人。怕闻:害怕听到。时事:时局。
酒逢:遇到。世变(bian):世事变迁,比喻时局变化。转不工:反而不擅长了。
一编:《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常自谓得老杜诗格。”一编,这里指《新唐书》的评论。
赏析:
这首诗以“和戎”为题,是说朝廷中的文武大臣习惯于和少数民族进行战争,而当战争发生时,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应付。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变化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中朝将相惯和戎,劫火无端到海东!”,意为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习惯于和少数民族进行战争,而当战争发生时,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应付。这两句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颔联“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意为诗人不愿意看到人间的纷争和争斗,宁愿选择听不见时局的变化,以免让自己感到困扰。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反感和无奈。
颈联“酒逢世变偏难醉,诗到途穷转不工!”,意为在世事变迁之时,诗人饮酒也难以陶醉;而在诗歌创作上,当走到尽头时,也会感到不顺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受和自己创作的困境。
尾联“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意为希望有一本书籍常伴左右,当天下太平时,也可以说自己没有功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贡献的谦虚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和世态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贡献的谦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