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六桥迷,晴云万山吐。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
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
【注释】
和吴岩子师湖上咏:和,写。
柳色六桥迷:六桥,杭州西湖的六座桥;迷,迷茫、模糊。
晴云万山吐:晴云,指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吐,露出。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燕带,燕子在飞行时排成一条条细丝般的样子;落花飞,落花在空中飞舞;莺随歌管度,黄莺随着笛声而飞翔。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倚树听,靠着树边听;提壶,提起酒壶;疏泉成瀑布,泉水从石头上流下来形成瀑布。
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小阁,指亭台;春阴,春天的阴霾;松声尝似雨,松林中的松涛声像下雨一样响亮。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期间。全诗共四句,首二句写西湖之景,三、四句写诗人游湖所见所闻,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柳色六桥迷”,点明地点是杭州的西湖。“六桥”,指著名的钱塘江上六座石桥。“迷”,形容景色之美使人如痴如醉。
“晴云万山吐”,描写的是晴天时,云雾在群山之中升腾散开的情景。“晴”字,说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万山”,形容群山之多。“吐”,指云雾从山峰中升起。
“燕带落花飞,莺随歌管度”,描绘的是燕子在低飞时排成的一条条细丝状的飞行姿态,以及黄莺随着笛声而飞翔的景象。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燕子的飞翔、黄莺的啼鸣与人的欢愉心情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
“倚树听提壶,疏泉成瀑布”,则描绘了诗人在树下聆听泉水的声音,欣赏着泉水从岩石上流淌形成的瀑布景观的场景。这里的“倚树”、“提壶”和“听泉”都是诗人在悠闲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而“成瀑布”则暗示着自然力量的伟大和美丽。
“小阁遇春阴,松声尝似雨”,则描绘了诗人在小阁中遇到春天的阴霾,感受到松涛声如同暴雨倾盆而下般的壮观景象。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描绘燕子、黄莺等动物的行为和声音,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感。而最后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