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彤管寄情赊,金缕珊珊改绛纱。
隐几尚传康伯母,下帷犹似谢公家。
桃笙乍转湘波动,灌树初殷海燕斜。
翡翠笔床空作赋,输君相赠有琼华。
酬徐姊郑夫人
已知彤管寄情赊,金缕珊珊改绛纱。
隐几尚传康伯母,下帷犹似谢公家。
桃笙乍转湘波动,灌树初殷海燕斜。
翡翠笔床空作赋,输君相赠有琼华。
【注释】:
①酬答:回答。徐姊郑夫人:即郑文珍。
②彤管:大红色笔管。寄情:寄托情感。赊:赊欠,不急。
③金缕:指金色的丝线。珊珊:形容声音悠扬。绛纱:红色的纱。
④隐几(jī jǔ):隐去坐席。康伯母:晋人康乐,字伯玉,为谢安之弟。谢玄妻以妹。下帷:放下帘子,表示不在闺房之中。
⑤桃笙:桃花木做的笙。乍转:突然转动。湘波:湘水,流经湖南。
⑥灌(guàn)树:杨柳枝。江淹《杂诗》“庭柳含春色,池塘泛绿光。”殷:盛大的样子。海燕:燕子。
⑦翡翠笔床:用翡翠装饰的写字的床。作赋:写文章。琼华:美玉,此处借指美好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应和徐氏之诗。全诗八句,前四句赞美徐氏的才情和赠送的礼物;后四句表达自己的感戴之情。
首联说徐氏的诗才高妙,笔力遒劲,如大红的笔管中流出了优美的词句。“寄情”二字暗含着诗人对徐氏的感情。
“隐几尚传康伯母,下帷犹似谢公家。”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不能与徐氏见面,但仍然可以想象她高雅的风度和贤良的品性,仿佛见到了她像谢安一样地在书房里读书的情景。这里用典,谢安为东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儿子谢玄,娶了谢安侄女为妻,所以称他为“谢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氏的仰慕之情。
颔联写诗人收到徐氏赠送的作品,心中十分感动。“桃笙乍转湘波动”比喻徐氏的诗声美妙动听,就像湘水的涟漪一般荡漾开来。“灌树初殷海燕斜”则描绘徐氏的诗意如同春天的景色一样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翡翠笔床空作赋”,诗人用翡翠制成的写字的床来比喻徐氏的文采。“输君相赠有琼华”,意思是说徐氏赠送的礼物如此珍贵,以至于让诗人都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对徐氏最好的回应。诗人用“有琼华”三个字表达了自己对徐氏的感激之情。这里的“琼华”既指徐氏所赠送的美丽礼物,也暗指徐氏的才情和品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徐氏的赞赏之情,也有对自己感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