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按宫商不自禁,灵虫偏解理瑶琴。
筝琶净洗能清耳,桐墨饱尝已惬心。
未必座中无顾曲,却从弦外访知音。
纵然方士荒唐甚,愿买雷威涤俗襟。
【注释】
谱按宫商:按照宫、商(指音调的高低)来定乐章。不自禁:情不自禁。
灵虫:指蟋蟀。解理瑶琴:善于弹拨乐器。瑶琴:古琴名,这里比喻音乐。
筝琶:两种弦乐器,泛指各种乐器。净洗能清耳:指用筝琶等乐器演奏出的乐曲能使人耳目清爽。
桐墨:指用桐木做的墨块,这里比喻指弹琴的技巧。饱尝:充分地品尝。已惬心:很让人满意。
未必:不一定,未必没有。顾曲:原指歌唱家看曲词,后也泛指欣赏艺术表演。座中:在座的宾客。
却从弦外访知音:意思是在琴声之外,寻找理解自己的知音。
纵然:即使。方士:道士,方士荒唐,即道士们荒谬无稽。
雷威:指雷霆之威,这里借指雷霆之威可以洗净世俗的污垢。
【赏析】
这首七律写诗人与友人在听音乐时的感受。全诗以听音乐为线索,通过听音乐的不同感受表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对朋友知音的赞赏之情。
开头两句写听琴的感受和原因。诗人首先说,自己听到优美的音乐,情不自禁,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接着又说,那蟋蟀似乎特别擅长弹奏乐器,它的鸣叫声,仿佛懂得弹奏乐器一样。“偏”字既写出蟋蟀的与众不同,也写出诗人对它的喜爱和喜爱之情。“解”是懂得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蟋蟀的鸣叫,就像懂得弹奏乐器那样美妙动听,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听音乐的情景,突出了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诗人说,用筝琶等乐器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真是能够使人清心悦耳,舒畅身心。这一句是说,听了筝琶等乐器演奏的音乐之后,人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第四句写诗人对于朋友的赞美之意,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人说,我未必在座中的人就没有欣赏音乐的人,但你们却能够在弦外寻觅到知音。这一句是对前面所写朋友们的赞美。诗人认为,他的朋友们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都能领略音乐的真谛。
第五句写诗人对于音乐的理解。诗人说,即使那些方士们荒诞无稽的说法,我也愿意去尝试一下,去体验一下这种涤除世俗尘埃的神奇力量,以此来净化自己的思想。这一句是说,尽管那些道士们的说法荒诞无稽,但诗人还是愿意去尝试一下。
尾联写诗人的愿望。诗人说,虽然那些道士们的说法荒诞无稽,但我还是愿意去试一试,去追求这种神奇的力量,以此来洗刷自己的心灵。这一句是说,虽然那些道士们的说法荒诞无稽,但我还是愿意去试一试,去追求这种神奇的力量,以此来洗刷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