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暗银屏误昔期。
个人踪迹近难知。
夜深月暗未来时。
何处楼头吹玉管,那逢时节闹蛾儿。
欲传消息恐猜疑。

诗句释义

1 灯暗银屏误昔期: 描述的是晚上时分,由于灯光昏暗,使得原本计划好的相见变得难以实现。“误昔期”意味着这次见面的时间因为环境原因而未能如期进行。

  1. 个人踪迹近难知: 表达了诗人对于对方行踪的不确定和难以把握。”踪迹近难知”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对方的关心和担忧。
  2. 夜深月暗未来时: 描绘了一个深夜,月光暗淡,时间已经流逝,但对方还未出现的情景。这样的描写加深了期待与焦虑的情绪。
  3. 何处楼头吹玉管: 通过“吹玉管”这一动作,诗人可能在想象对方在高处吹奏乐器的场景,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思念或是寻找信号。
  4. 那逢时节闹蛾儿: 这里的“闹蛾儿”可能是指节日或者特定场合下,人们通常会有特别的装饰或活动。诗人可能在想象这些场景,希望借此传达自己的情感。
  5. 欲传消息恐猜疑: 诗人虽然想要传递消息,但却担心对方会因此而产生猜疑和误解。这种担忧反映了诗人对于情感交流的不确定性和对被误解的恐惧。

译文

夜晚的灯光昏暗,我无法按计划见到你,我的行踪现在对你来说也变得模糊不清。
夜深人静,月亮又黑又暗,你还没有来,这让我更加焦急。
我在哪个楼头吹着玉笛,试图用音乐向你传达我的感受?
每当节日到来,我们都会打扮得花枝招展,希望你能感受到我这份心意。
我害怕我的消息会给你带来困扰,所以只能选择沉默。

赏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夜晚的环境描写和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爱人相遇的渴望和对彼此关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担忧。诗中的“银屏”、“月暗”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期待的氛围。诗人通过反复的提问,如“何时见”、“消息何来”,加强了读者对情感状态的理解。最后两句“欲传消息恐猜疑”、“欲传消息”,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想通过行为传达感情,又害怕被误会。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一种深切的相思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