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林无静柯,川无停流。
忆卓女垆边,花笼赵瑟,要离冢畔,霜淬吴钩。
剑客从游,酒徒托乘,意气居然横九州。
谁知道、看主家厮养,骑尉通侯。
十年壮志难酬。
但眼底、青尊恣拍浮。
谓万户千钟,卿其休矣,千峰万壑,吾又焉求。
龙性难驯,鸿飞何慕,争席休惊海上鸥。
忘机久、任行歌带索,五月披裘。
【注释】:
- 春去秋来,林无静柯,川无停流:四季轮转,草木枯荣,江河流淌不息。
- 卓女垆边:古代美女卓文君在酒肆卖酒,故称卓女垆。
- 赵瑟:《列子·汤问》载:“赵襄子夜梦有人于室西面而立,呼之曰:‘有貌甚丽而哀泣者!’醒而察之其妻也,与狗居处二岁矣。”
- 要离冢:春秋时期,吴国人要离为报知己之仇,刺死吴王僚,并葬于城北要离冢。
- 剑客:以剑为伴的侠客,这里指隐士。
- 酒徒:嗜酒之人。
- 意气:意气风发、气概豪迈。
- 主家厮养:奴仆身份的人,被主人奴役。
- 骑尉通侯:古代官制中的低级官吏,地位低下。
- 十年壮志难酬:诗人自比于项羽,但壮志未酬。
- 眼底青尊恣拍浮:眼中所见尽是美酒佳肴。
- 万户千钟:形容富贵人家。
- 卿其休矣:请你们不要再饮酒了。
- 千峰万壑:形容山势险峻。
- 龙性难驯:比喻性情难以改变。
- 鸿飞何慕: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
- 争席休惊海上鸥:不要惊动海上的白鸥。
- 忘机久:忘却世俗之心。
- 五月披裘:夏天穿皮衣。
【赏析】:
此诗为作者同程村羡门所作,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春”字开篇,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随后转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和尊严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