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缭绫半幅,绣线千丝,汜人幽恨如诉。
雨鬓风鬟,花愁月晕,蕉萃牧羊南浦。
目断潇湘,楚天无雁,倩谁传语。
忽相逢、秦塞归人,洒泪为通鱼素。
可奈钱唐一怒。
便碧云万里,片时来去。
宛绡谷明珰,无恙龙宫娇女。
更休怅望,神人道隔,永念君恩难负。
两情合、何处牵丝,社橘依然春树。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咏史怀古之作。全诗以“望湘”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一位女子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女子绣柳毅传书图的情景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哀怨与期盼。
首先看第一句:
“看缭绫半幅,绣线千丝,汜人幽恨如诉。”
这是一幅美丽的刺绣作品。缭绫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而绣线则是通过丝线绣制的图案。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这幅画卷上的缭绫和绣线,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内心充满了幽怨,如同诉说般难以抑制。
然后看第二句:
“雨鬓风鬟,花愁月晕,蕉萃牧羊南浦。”
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女子的头发被雨水打湿,面容如风中的花朵般憔悴。月亮在夜空中散发出淡淡的光辉,仿佛是她忧郁的眼神。她站在南浦河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接着看第三句:
“目断潇湘,楚天无雁,倩谁传语。”
这里是一幅离别的场景。女子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然而,楚天之上并没有飞过任何一只大雁,这让她的心更加沉重。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默默祈祷有人能够帮她传达心意。
再看第四句:
“忽相逢,秦塞归人,洒泪为通鱼素。”
这是一段令人感动的重逢场景。女子忽然遇到了一个归来的男子,他们彼此凝视着对方的眼睛。男子的眼泪滴落在手中的鱼身上,仿佛是在向女子倾诉衷肠。这一刻,两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和共鸣。
然后是第五句:
“可奈钱唐一怒,便碧云万里,片时来去。”
这是一句无奈的叹息。女子无法忍受钱塘(今杭州)的一怒,因为那里的人们总是喜欢用碧云万里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然而,这片碧云却是瞬息万变的,时而飘来,时而离去。这不禁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再看第六句:
“宛绡谷明珰,无恙龙宫娇女。”
这是一幅美丽而神秘的画面。宛绡谷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据说那里居住着一位美丽的龙宫娇女。她的项链上镶嵌着明珠,光彩夺目。这里的女子仿佛是从龙宫中走出来的仙子,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第七句和第八句:
“更休怅望,神人道隔,永念君恩难负。”
这是一段深沉的情感表白。女子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望着远方。她深知神灵和人间的界限是无法逾越的,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无法忘记那位曾经给予她无尽关爱的男子。这份情感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将两人紧紧相连。
第九句:
“两情合、何处牵丝,社橘依然春树。”
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尽管两人之间的感情已经得到了满足,但他们仍然希望能够继续在一起生活。就像那些在春天里结出甜美果实的柑橘树一样,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甜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