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梅过雨,麦浪挼晴,今朝又是重五。
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苎单衫无暑。
戏摘榴花,遍思陈事,凭栏低语。
记那日,条脱亲投,小缠同心丝缕。
好谢殷勤邻女。
恰相邀片晌,画完艾虎。
剩半幅轻纨,又索采兰佳句。
伤今吊昔,都无是处。
但笑灵均差误。
问何事、沅芷江蓠,刚换年年角黍。

【注释】

午日:即端午节。重五:指端午节。蒲香:一种香料,用蒲草熬制而成,古人用来驱邪避瘟。陈事:旧事、往事。条脱:古时女子以红丝系臂,谓之“条脱”。同心丝缕:指红线结成的丝带。艾虎、兰句:端午时节的习俗,剪艾虎和兰花贴于门上,以示辟邪。伤今吊昔:悲伤今日之事,追忆往昔之事。灵均:指屈原,名平,字原。沅芷江蓠:沅水边芷草,江边蓠草,皆为香草。年年角黍:端午节的应节食品粽子,古代称为“角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端午的词,写一位在端午节思念亲人的女子,她回忆自己当年与心爱之人相约共度佳节的情景,但如今只能对着满院的蒲香和白苎单衫,独自感慨万千。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清雅脱俗,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

首二句“正黄梅过雨,麦浪挼晴,今朝又是重五”,描绘了端午节的盛况。此时正值五月五日,黄梅季节过后,天气转晴,麦田翻滚成波浪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词人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苎单衫无暑”一句,描述了端午时节家中弥漫着的香气,以及自己穿着白苎单衫却感觉不到炎热的情景。这里的“蒲香”指的是端午节时人们会用香草艾叶等物品来熏房间,以达到驱虫防病的目的。而“白苎单衫无暑”则表达了词人在节日中依然保持着清凉的感受,这与周围热闹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词人回忆起与心爱之人共度的端午佳节。“戏摘榴花,遍思陈事,凭栏低语。”这句中的“戏摘榴花”暗示了节日中的乐趣;而“遍思陈事”则表明她在思考过去的种种往事;最后“凭栏低语”描绘了她倚栏远眺的情景。这里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也表现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尽管有着美好的回忆,现实的残酷却使词人感到无比痛苦。“记那日,条脱亲投,小缠同心丝缕。”这句中的“那日”、“条脱亲投”等词语透露出词人的悲伤之情。她回想起曾经与心爱的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们的爱情如丝一般紧密相连。然而,现在她已经无法再见到他了,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

接下来的一句“好谢殷勤邻女”则表达了词人对邻里邻居的感谢之情。她们在端午节这天邀请她一起庆祝节日,为她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因为现实总是充满残酷的挑战和磨难。

最后一句“伤今吊昔,都无是处”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哀怨。她感叹如今的一切都失去了往日的意义,无论是欢笑还是忧伤,都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而“但笑灵均差误”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屈原的同情与惋惜之情。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臣子,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却未能得到后人的充分理解与尊重。而词人对此深感遗憾,认为他的遭遇与屈原有相似之处。

这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词人的情感真挚动人,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