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春晖丽,匝路转香车。
恰见秋千巷陌,人影绣旗遮。
行到小桥幽处,一带朱门水户,春在那人家。
斗草隔墙女,笑脸映桃花。
溪流碧,村树绿,绕平沙。
昼长人倦,慢敲僧院觅新茶。
吟罢岳阳霁景,望断谢桥烟色,归路斜阳斜。
十里淡黄柳,和月乱栖鸦。

水调歌头·踏青

上巳春晖丽,匝路转香车。恰见秋千巷陌,人影绣旗遮。行到小桥幽处,一带朱门水户,春在那人家。斗草隔墙女,笑脸映桃花。溪流碧,村树绿,绕平沙。昼长人倦,慢敲僧院觅新茶。吟罢岳阳霁景,望断谢桥烟色,归路斜阳斜。十里淡黄柳,和月乱栖鸦。

注释:

  1. 上巳:中国古代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举行,是古代文人墨客赏春、踏青的好时节。春晖丽:春天的阳光明媚。匝路:环绕着道路。
  2. 恰见:恰好看见。秋千巷陌:指春天的巷陌上,挂着秋千的杨柳随风摇曳,如同少女的裙摆一般。人影绣旗遮:人影被绣着花的旗帜遮挡着。绣旗,是一种绘有各种图案的旗帜,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和热闹气氛。
  3. 小桥幽处:一座幽静的小桥。一带朱门水户:形容周围的环境如画,宛如一幅水墨画卷。朱门,红漆大门,这里指代豪华的住宅;水户,指流水环绕的门户,这里指代美丽的自然风光。春在那人家:春天的美好景色就隐藏在这些人家之中。
  4. 斗草隔墙女:斗草是一种游戏,女子们隔着墙进行斗草比赛。笑脸映桃花:笑容如同桃花一样灿烂美丽。溪流碧:清澈的溪水呈现出碧绿色。村树绿:村庄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绕平沙:水流绕过平坦的沙滩。
  5. 昼长人倦:白天的时间很长,人们会感到疲倦。慢敲僧院觅新茶:慢慢敲打僧人居住的房子,寻找新的茶叶来泡茶喝。
  6. 吟罢岳阳霁景:吟诵完岳阳的美景之后。望断谢桥烟色:望着远去的谢桥的烟雾消失在远方。归路斜阳斜:走在归途中时,夕阳西下,斜阳洒在身上。
  7. 十里淡黄柳:沿着小路走十里左右,看到一排排黄色的柳树。和月乱栖鸦:与月光一同栖息在枝头的乌鸦四处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以“上巳春晖丽”开篇,描绘了春日里阳光明媚的景象,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诗人以“匝路转香车”形容春天的繁忙景象,人们纷纷出门踏青游玩。
    诗人通过“恰见秋千巷陌”一句,展现了巷陌上悬挂着秋千的热闹场面,仿佛少女们的裙摆在风中摇曳,生动传神。“人影绣旗遮”则形容了人们在绣旗掩映下的身影,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最后,诗人以“行到小桥幽处”作结,点出了自己走到一个幽静的地方,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宁静之感。
    在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之后,诗人又转向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斗草隔墙女”,表现了女子们在斗草游戏中相互竞技的活泼场景。“笑脸映桃花”则通过她们的笑容与桃花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丝温馨与美好。此外,诗中还出现了“溪流碧”、“村树绿”、“绕平沙”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以及“慢敲僧院觅新茶”的人文氛围营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
    诗的结尾部分,“吟罢岳阳霁景”一句,诗人以诗意盎然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岳阳美景的赞赏之情。而“望断谢桥烟色”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景,谢桥作为一处著名的景点,其美丽景色在诗人眼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最后,“归路斜阳斜”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夕阳西下的意境,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让人回味无穷。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绘和景物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