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兰风两岸,梅月半墙,浣纱溪上曾住。
步障教移,烛花渐灺,依约斜窥帘户。
虎仆毫尖,麋丸墨淡,倩题诗句。
记恁时、卓女含情,比我相如词赋。
愁思孤帆朝暮。
奈双鱼消息,未传幽素。
到香径重寻,只有碧桃千树。
晚绵扑柳,晴丝卷燕,尽自飞来飞去。
浑不见、人面重门,虚忆画中眉妩。

注释:

  • 爱兰风两岸,梅月半墙,浣纱溪上曾住。
  • “爱兰风”:欣赏兰花的风韵,比喻喜爱。
  • “梅月”:农历二月梅花盛开的季节。
  • “浣纱溪”:古时女子浣洗丝织品的地方。
  • “曾住”:曾经居住过。
  • 步障教移,烛花渐灺,依约斜窥帘户。
  • “步障”:古代的一种屏风,可以移动的。
  • “烛花”:蜡烛燃烧产生的花状物质。
  • “帘户”:窗户。
  • 虎仆毫尖,麋丸墨淡,倩题诗句。
  • “虎仆”:形容笔锋有力。
  • “麋丸”:形容墨色浓重。
  • “倩题诗句”:请人书写诗文。
  • 记恁时、卓女含情,比我相如词赋。
  • “卓女”:指卓文君,西汉著名才女。
  •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人。
  • “词赋”:诗歌和赋文。
  • 愁思孤帆朝暮。
  • “愁思”:忧愁思念。
  • “孤帆”:孤单的船。
  • 奈双鱼消息,未传幽素。
  • “双鱼”:书信的代称,此处指书信。
  • “幽素”:隐秘的书信。
  • 到香径重寻,只有碧桃千树。
  • “到香径”:寻找通往香气的路径,比喻追求爱情或理想。
  • “碧桃千树”:形容桃花繁盛的景象,也暗喻爱情的美好。
  • 晚绵扑柳,晴丝卷燕,尽自飞来飞去。
  • “晚绵”:傍晚的云。
  • “晴丝”:早晨的阳光。
  • “卷燕”:燕子在天空中飞翔。
  • 浑不见、人面重门,虚忆画中眉妩。
  • “浑不见”:完全看不见。
  • “人面重门”:比喻心中的人像重重的门一样难以接近。
  • “虚忆画中眉妩”:在画中常常怀念着美丽的眉毛,形容对某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