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骨不遑席,脂车迫东驰。
晴日照大野,去去从此辞。
相送蒲河阴,感激潜酸嘶。
恋景重须臾,念当生别离。
我有数行泪,欲堕还自持。
死化桑下蚕,吐君衣上丝。
生同比翼鸟,夜夜长相思。
生死如浮云,素交山不移。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之一。这首诗是李白在蒲河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析:

  1. 铁五送至蒲河赋别:这是第一句,描述了铁五来到蒲河,准备与李白告别的情景。这里的“铁五”可能是李白的朋友或同伴,而“赋别”则是告别的意思。

  2. 劳骨不遑席,脂车迫东驰:描述了铁五的到来给李白带来的忙碌和困扰,他的车辆(脂车)被迫向东奔驰。这里的“劳骨”可能指的是因忙碌而疲惫的身体,“不遑”(无暇)则表示忙得没有时间休息。

  3. 晴日照大野,去去从此辞:阳光照耀在广阔的田野上,而李白即将与铁五告别。这里的“晴日”和“大野”都强调了离别的背景。

  4. 相送蒲河阴,感激潜酸嘶:在蒲河的阴影下,两人依依不舍地互相送别,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悲伤。“潜酸”可能是指内心的悲伤和酸楚,“嘶”则形容了声音的颤抖。

  5. 恋景重须臾,念当生别离:李白对眼前美好的景色产生了眷恋,但他知道即将与铁五分别,这种情绪让他感到痛苦。这里的“恋景”和“念当生别离”都强调了离别的情感。

  6. 我有数行泪,欲堕还自持:李白因为舍不得离开而流下了泪水,但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让泪水掉下来。这体现了李白坚强的性格。

  7. 死化桑下蚕,吐君衣上丝: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死亡比作化蚕,将生命比作蚕的生命。蚕会在自己的生命结束后,留下丝留给下一代。这是一种对生命循环的赞美和感慨。

  8. 生同比翼鸟,夜夜长相思:李白将自己比作比翼鸟,意味着他和铁五就像一对飞翔的鸟儿,无论何时何地都会相互思念。这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9. 生死如浮云,素交山不移:李白认为生死如同浮云般短暂,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像山一样坚定不移。这句话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白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生死、坚守友谊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