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安城,大如斗。
贼兵来,县官走。
儒官骂贼贼缚肘,乘机遁出豺狼口。
集众击贼梃在手,妖星一扫宁鸡狗。
贼伏莽,去还来。
城门火,栖乌哀。
登碑矢石驱风雷,狂氛恶雾层层开。
释重围,士民喜。
归我绛纱帷,理我旧书史。
孤忠未显微官死,当年佐阵儿折齿,儿今抱图献天子。
【注释】
遂安城,大如斗。 (遂安城,大得象斗一样)
贼兵来,县官走。 (贼兵来了,地方官吏逃走了)
儒官骂贼贼缚肘,乘机遁出豺狼口。(儒生官员骂贼军,贼军被打败,就趁机逃跑,逃离了虎狼的包围)
集众击贼梃在手,妖星一扫宁鸡狗。(众人集合起来抗击敌人,用棍棒打击敌人,妖星扫荡,连鸡狗也安然无恙)
贼伏莽,去还来。 (敌人躲藏在草丛中,离开后又返回来)
城门火,栖乌哀。 (城门被烧毁,乌鸦也哀鸣)
登碑矢石驱风雷,狂氛恶雾层层开。(登上城头,把石头和箭矢投向敌人,驱散了狂暴的浓雾)
释重围,士民喜。(冲破了敌人的包围,士兵们百姓们非常高兴)
归我绛纱帷,理我旧书史。(回到我的卧室,整理我的旧书籍)
孤忠未显微官死,当年佐阵儿折齿,儿今抱图献天子。(我忠诚的心还没有显现,我只是一个小官,就被杀害了,当年我在阵上作战,牙齿都被打落,今天我抱着这幅画献给皇帝)
【赏析】
此诗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写的一首题壁诗。全篇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出了一位普通儒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最终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首句“遂安城,大如斗”,便让人感到了一股豪情壮志;第二句“贼兵来,县官走”又使人感受到了危机四伏的严峻形势;第三句“儒官骂贼贼缚肘,乘机遁出豺狼口”,则刻画出了儒生的威武不屈;第四句“集众击贼梃在手,妖星一扫宁鸡狗”,又表现了儒生以寡敌众、英勇杀敌的气概,最后一句“释重围,士民喜”,更是让人看到了儒生的英名远播。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话,但却把一位儒生的英勇无畏,忠诚于国家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