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
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
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
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
筑室三楹户南向,前对日月开规模。
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
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
至今东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
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君父重呜呼。
一身去国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
阴风怒号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墓后结庐三楹,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首句“墓后结庐三楹作”,诗人在墓地后面建了一座三间房的庐舍,以此寄托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伟元居城阳,简之在丹徒。古人庐墓有至意,独我未得心烦纡。”诗人引用了古人庐墓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他感叹自己没有达到古人那种至情的境界,心中充满了烦恼和不安。
第三句“东西南北亦人子,岂知天路还崎岖。”诗人用“人子”一词来表示自己的情感,他认为自己是天地间的人,但与妻子的关系更加亲近,因此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同时,他也感叹上天的道路是多么崎岖难行,无法找到通往天堂的路。
第四句“奋矛跃马一到此,营地半亩先人隅。”诗人描述了他来到墓地的情景,他带着矛和马,准备在这里安葬妻子,但他发现这里只有半亩大的一块地。这让他感到无比失落和悲伤。
第五句“筑室三楹户南向,前对日月开规模。”诗人在墓地旁边建造了一间三间的庐舍,并让它面朝南方,希望能得到自然的庇护。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座庐舍,让自己的心情得到舒缓和安宁。
第六句“旧栽松树无触鹿,惟有老柏衔悲枯。”诗人回忆起以前在墓地上栽种的松树,它们没有被鹿所触碰,但却被风吹得枯萎。这让他感到非常悲伤和无奈。
第七句“忆昔曾蒙至尊诏,共姜名字悬三吴。”诗人回忆起过去皇帝曾经下诏表彰他的妻妾们,他们的名字都悬挂在三吴地区。这让他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第八句“至今东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诗人回忆起现在东平郡的坟墓上的树木,它们的枝条都向西飘去,朝向皇宫。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和悲哀。
第九句“尔来天地春意绝,不见君父重呜呼。”诗人感叹自从妻子去世以来,天地之间的春天已经消失,再也听不到她的呼唤声。他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
第十句“一身去国无所泊,类此鸿雁三秋徂。”诗人感慨自己离开国家后无处可去,就像那些鸿雁一样在秋天迁徙中度过一生。他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第十一句“阴风怒号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诗人感叹这片庐舍被阴风吹着,阳光也被遮蔽,仿佛整个庐舍都变得孤立无援。他感到非常凄凉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