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台前春草萋,望夫冈畔夜乌啼。
九枝白日扶桑上,万叠苍山大海西。
国是秪凭三寸舌,老谋终惜一丸泥。
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威远台前春草萋 - 描述威远台上,春天的草丛繁盛。萋,形容草长得茂盛而乱。
- 望夫冈畔夜乌啼 - 描绘在望夫山(一说是“望乡山”)的边陲,夜晚有乌鸦在哀鸣。
- 九枝白日扶桑上 - 比喻太阳或光明从天边升起,如同九枝白色的日出照亮了东方。扶桑,古代传说中的东方四宿之一,这里比喻太阳。
- 万叠苍山大海西 - 形容群山连绵不绝,大海波涛汹涌,西边可见。万叠形容山峦重叠,苍山指青翠的山,大海上泛指海洋。
- 国是秪凭三寸舌 - 表示国家的大事只靠言辞来决策。三寸舌,指人的口才或言论,强调言语的力量。
- 老谋终惜一丸泥 - 即使年纪大了,也珍惜宝贵的一点土地。比喻珍贵之物难得。
- 愁心欲共秦贞女 -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秦贞女,传说中的忠贞女子,此处用来比喻思念的对象。
- 目断天涯路转迷 - 形容视线所及之处,道路弯曲难辨方向,表达旅途中迷茫、无助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一位旅者对于故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威远台前春草萋”,“望夫冈畔夜乌啼”,营造出了一种深远而又孤独的感觉。诗人以“国是”和“万叠苍山大海”等宏大的景象来反衬自己的微小和无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
“目断天涯路转迷”更是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孤独和迷茫感。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性,使人不禁深思。此外,诗歌还通过“愁心欲共秦贞女”这一形象化的语言,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责任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