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登遐一忌辰,天雠国耻世无伦。
那知考妣还同日,从此河山遂不春。
宏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颓九鼎沦。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逐句解读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帝后登遐一忌辰:皇帝和皇后去世,这被看作是一种忌日。在中国古代,皇帝和皇后是最高统治者,他们去世被视为国家的重大事件。因此,这个忌辰意味着对这两位重要人物的悼念和追思。
天雠国耻世无伦:这里表达了对国家遭受的背叛和耻辱的深深悲痛。”雠”在这里指的是仇敌或敌人,”国耻”则是指国家的耻辱或灾难。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国家的耻辱,使得天地之间都感到羞耻,无法与其他国家并列。
那知考妣还同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意外或惊讶的情绪。”考妣”指的是父母的尊称,通常用于表达对父母或长辈的尊敬和怀念。而“还同日”表示两位尊者在同一天去世,这种巧合让作者感到惊讶和不舍。
从此河山遂不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悲伤和失落的情绪。”河山”指的是国家或领土,”遂不春”则意味着春天不再来临,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不景气。整句话的意思是,由于两位尊者的去世,国家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繁荣。
宏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这是对历史上的两个著名例子的描述。”宏演纳肝”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的故事,他在临终前仍然割肉以献给先帝,以示忠诚。另一个例子是晋代王裒的儿子王弘因思念父亲而哭泣不止,甚至流出血来。这两个故事都在强调忠诚和亲情的重要性。
人间若不生之子,五岳奔颓九鼎沦: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担忧。如果人们没有像陈生芳和崇祯这样的儿子,那么国家的未来将会岌岌可危。这里的“五岳”指的是中国的五大名山,代表着国家的自然美景和尊严;而“九鼎”则是古代国家的权威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稳定和秩序。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像陈生芳那样有才能的人继承国家大业,国家将会变得岌岌可危,难以维持其尊严和权威。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忧虑和个人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