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清望动公车,此日耆英有几家。
古注已闻传孟喜,遗文仍许授侯芭。
竹床排砚频添墨,石屋支铛旋煮茶。
更说都城防寇事,至今流涕贾长沙。

贾仓部必选说易

昔年清望动公车,此日耆英有几家。

古注已闻传孟喜,遗文仍许授侯芭。

竹床排砚频添墨,石屋支铛旋煮茶。

更说都城防寇事,至今流涕贾长沙。

注释:

  1. 昔年清望动公车:过去(指贾谊年轻时)他的声誉和德行感动了公车令的选拔。公车令是汉朝设置的一个官职,负责接待四方来京应举的人才。这里用“公车”代指选拔官。
  2. 此日耆英有几家:如今(指贾谊去世后)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德高望重的官员有几人。耆英指的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尊称,耆英之列,是指年纪较大且有德行的大臣群体。
  3. 古注已闻传孟喜:古代的注解已经流传下来,其中提到了孟喜。孟喜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精通易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注解。这里提到“古注”是为了表明这首诗是对《周易》的一种注解或评论。
  4. 遗文仍许授侯芭:我仍然可以传授给他人。遗文指的是前人的遗留之作,这里特指《周易》这部经典著作。侯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但在这里并未给出具体解释,可能是作者为了强调其对《周易》的贡献和地位而故意留下悬念。
  5. 竹床排砚频添墨:在竹床上排列好砚台,不断地向砚台上添加墨水。这个场景描绘了一位文人勤奋工作的情景,突出了他孜孜不倦追求学问的精神。
  6. 石屋支铛旋煮茶:在石制的炉灶上支撑着铁锅,快速地煮茶。这个场景描绘了一位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7. 更说都城防寇事:还要讲述关于京城防御敌人的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他在忧国忧民方面的责任感。
  8. 至今流涕贾长沙:直到现在还在流泪,是因为怀念贾谊(长沙)。长沙是地名,这里代指贾谊,因为贾谊曾在长沙做过官,后来因病去世,所以后人称他为“长沙”。这里表达了人们对这位贤臣的深深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周易》的注解或者评论。它通过对贾谊生平事迹的回忆和对其贡献的赞扬,展现了作者对这位贤臣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个人责任感的表现,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