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
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
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在明末清初,有一位诗人名叫屈大均,他以诗歌抒发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摄山秋夕作》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屈大均,字翁山,号莱圃,广东番禺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屈大均曾参与反清复明的活动,后来出家为僧,晚年改儒服。他的诗作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风格婉丽多致。

  2. 诗词原文

征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
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
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1. 逐句释义
  • 征君旧宅此山中:指诗人曾经居住过的旧宅位于摄山之中。
  • 山馆孱颜往迹空:形容旧宅破败,过去的生活痕迹已经消失。
  • 药径春添千嶂雨:春天时山路上的药田被雨水滋润,增添了几分生机。
  • 松厓夜起六朝风:指的是夜晚山上的松树仿佛有六朝时期的风韵。
  • 忘情鱼鸟天机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忘却和超然的境界。
  • 适意川岩物象同:诗人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感到心满意足。
  • 一入篱门人世别:进入山林后,诗人与尘世隔绝,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 几人能不拜萧公:表达了诗人对萧公(可能是指萧统)的尊敬之情,萧统是南朝梁武帝的儿子,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摄山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屈大均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