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上升后,灵山忽涌濆。
化成千尺峰,乃是双石笋。
诡异穷堪舆,象滋靡域畛。
幻化石有灵,包解笋无尽。
危矼如防盛,列石类栏楯。
锐如浮图矗,鑯如剑戟展。
阔如波涛散,蹙如篆籀紧。
或属而骆驿,连迮复徐引。
或宫而障围,撑拄匪囚僒。
或如经天星,未及尺而陨。
或如灵胡掌,襞裂地为坟。
象物总杂糅,攫搏互驳舛。
大地刻玲珑,神匠碎齑粉。
琢镂鬼尽惊,奇谲天亦哂。
我来陟此冈,凭高数嶾嶙。
指顾眩景光,心目困摭捃。
西北山中折,势与削成准。
沆砀仙都出,青缥翠微近。
庐江画衣带,池阳堆庾囷。
虚烟长蔼蔼,人语或殷殷。
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
片石投下空,䃔䃧似雷霣。
中天腐骨轻,下界夕阳隐。
生年厄枯䈙,世事丛苞稹。
安知石能言,不以我为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描写了石笋矼的自然风光和神话传说。
我们来看第一句“石笋矼”,这是一个地名,位于黄帝升天后的灵山之中。这里所说的“双石笋”可能是对石头的形状的一种描述,象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二句“诡异穷堪舆”,这里的“堪舆”指的是堪舆术,一种古代的风水学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石头在堪舆学上被认为是非常诡异的。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石头的形状奇特,难以用常理来解释。
第三句“象滋靡域畛”,这里的“滋”指的是丰富多样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石头的形状和纹理非常丰富多样,没有界限。这可能意味着这些石头的形态各异,让人无法一一列举出来。
第四句“幻化石有灵,包解笋无尽”,这里说的是这些石头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化解一切。而“包解笋无尽”则表示这种力量无穷无尽,无法完全理解或掌握。
第五句“危矼如防盛,列石类栏楯”,这里的“危矼”指的是危险的台阶,而“栏楯”则是古代的一种防护设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台阶虽然危险,但却像防护设施一样坚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虽然看起来危险,但实际上是可以让人安全的。
第六句“锐如浮图矗,鑯如剑戟展”,这里的“锐”指的是尖锐的意思,而“鑯如剑戟展”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台阶的尖角锋利如同锋利的宝剑,而台阶的棱角则如同展开的剑戟。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尖锐又复杂。
第七句“阔如波涛散,蹙如篆籀紧”,这里的“阔”指的是宽广的意思,而“篆籀紧”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台阶的宽度宽阔如同波涛一般,而台阶的棱角则如同篆书般紧密。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宽广又紧凑。
第八句“或属而骆驿,连迮复徐引”,这里的“属”指的是连接的意思,而“骆驿”则是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台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长廊;有的台阶则连绵不断,仿佛是在引导着人前进。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连接又有变化。
第九句“或宫而障围,撑拄匪囚僒”,这里的“宫”指的是宫殿的意思,而“撑拄匪囚僒”则是形容坚固不屈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台阶就像是宫殿一样高大而坚固,给人一种支撑天地的感觉;有的台阶则像是一根柱子般坚不可摧。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高大又有坚韧。
第十句“或如经天星,未及尺而陨”,这里的“经天星”指的是流星的意思,而“陨”则是落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台阶就像是从天空中坠落下来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美丽无比。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短暂又有美丽。
第十一句“或如灵胡掌,襞裂地为坟”,“灵胡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武器,而“襞裂地为坟”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的台阶就像是古代传说中的武器一样锋利无比,甚至能够将大地撕裂成坟墓一般。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锋利又有破坏力。
第十二句“象物总杂糅,攫搏互驳舛”,这里的“象物总杂糅”指的是各种事物混合在一起的意思,而“攫搏互驳舛”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台阶上的石头形状和纹理多种多样,既有争斗也有和谐,给人一种复杂而又美妙的感觉。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复杂又有美感。
第十三句“大地刻玲珑,神匠碎齑粉”,“大地”指的是整个大地,而“玲珑”则是形容词,形容精致小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地被雕刻成这样精细玲珑的形状,就像是神匠们将食物切成粉末一样细致入微。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是精细又是精致。
第十四句“琢镂鬼尽惊,奇谲天亦哂”,“琢镂”指的是雕刻打磨的意思,而“鬼尽惊”则是形容惊讶到极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些台阶上的雕刻使得鬼神都感到惊讶不已,甚至连上天也对此表示嘲笑。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台阶的形态既有震撼力又有神秘感。
第十五句“我来陟此冈,凭高数嶾嶙”,“陟”是登上的意思,“嶾嶙”是形容山峰险峻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来到这里登山俯瞰,只见山峰险峻峥嵘。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山峰的形态既有峻峭又有壮观。
第十六句“指顾眩景光,心目困摭捃”,“指顾”指的是手指和目光,“眩景光”则是形容景象令人眼花缭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用手指和目光四处张望,只感觉眼前的景象令人眼花缭乱。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山峰的形态既有壮丽又有迷人。
第十七句“西北山中折,势与削成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从西北方向看过去,这座山峰就像是被削去了一部分一般显得参差不齐。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山峰的形态既有整齐又有不规则。
第十八句“沆砀仙都出,青缥翠微近”,“沆砀”是形容空旷无际的意思,“青缥”是形容颜色浅淡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这里望去,仿佛仙境一般辽阔无边,而远方的景色则像是青色的云霞和翠绿色的植被一样近在眼前。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山峰的形态既有广阔又有细腻。
第十九句“庐江画衣带,池阳堆庾囷”,“庐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区名,“衣带”指的是河流两岸的堤岸,而“庾囷”则是形容堆积如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这个地方望去,可以看到庐江一带的河流两岸就像美丽的衣带一般蜿蜒曲折,而池阳一带的土地则如同堆积如山的谷物一般肥沃富饶。这可能意味着这些山峰的形态既有秀美又有富饶。
第二十句:“虚烟长蔼蔼,人语或殷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周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时而有人说话的声音传来。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既有宁静又有热闹的氛围。
第二十一句:“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侧足”指的是侧身站立的姿势,“虚牝”是古人对月亮的一种称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侧身站立在这里凝视着广阔的荒野,倾听着夜空中的月亮声音。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既有广袤无垠的地貌又有浪漫的氛围。
第二十二句:“片石投下空,䃧䃧似雷霣”,“片石”指的是一块石头或岩石,而“䃧䃧”是形容声浪滚滚的样子。“似雷霣”是形容声浪震天动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块岩石从空中坠落下来发出轰鸣声浪,仿佛雷霆般的巨响。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既有壮丽又有震撼的感受。
第二十三句:“中天腐骨轻,下界夕阳隐”,这里的“中天”指的是天空中央的位置,“下界”指的是地面的下方位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天上的时候,石头会腐烂变轻;而在地面上的时候,夕阳则会隐藏不见。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既有高空的自由又有地面的稳定。
第二十四句:“生年厄枯䈙,世事丛苞稹”,“厄枯䈙”是形容生活艰苦的意思,而“世事丛苞稹”则是形容生活琐事繁多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度过的时光充满了困难和艰辛,而生活中的种种琐事也让我应接不暇。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生活既有挑战又有压力。
最后一句:“安知石能言,不以我为箘”,这里的“安知”是疑问词,表示不知道或怀疑的意思,“箘”指的是竹签或者木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石头会不会说话,但我认为它们不会因为我而受到牵连。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的人对于石头的态度既有好奇又有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