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白日忽成岚,柳絮春风故作憨。
寄与多心经一卷,色空空色任君参。
【注释】:
漫题八绝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严计百诸君子 其八
游丝白日忽成岚,柳絮春风故作憨。
寄与多心经一卷,色空空色任君参。
译文:
游丝在阳光照射下,忽然变成了云雾,如同一幅画卷。
柳絮在春风中飞舞,故意显得有点天真。
我给你寄去一本《多心经》,你可以随意参悟其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丝和柳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游丝白日忽成岚,柳絮春风故作憨。
寄与多心经一卷,色空空色任君参。
【注释】:
漫题八绝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严计百诸君子 其八
游丝白日忽成岚,柳絮春风故作憨。
寄与多心经一卷,色空空色任君参。
译文:
游丝在阳光照射下,忽然变成了云雾,如同一幅画卷。
柳絮在春风中飞舞,故意显得有点天真。
我给你寄去一本《多心经》,你可以随意参悟其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丝和柳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注释】: 嫁得东家十五馀:娶妻时年满十五岁。 莫愁湖水浣花如:在莫愁湖上洗衣如同浣花。 薄装自制莲花服:穿着薄纱衣裳自制荷花形状的衣裙。 礼罢金经伴读书:礼仪完毕,金经相伴学习。 【译文】: 嫁到东家已有十五余,莫愁湖水洗涤浣花。 穿着薄纱衣裳自制荷花形的衣裳,礼仪完毕金经相伴读书。 【赏析】: 《浣花君小影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妻子杨氏年轻时的美好形象
诗句如下: 杜曲湘兰日暮云,桃根桃叶自殷勤。 琴心三叠将雏曲,不唱前朝白练裙。 接下来是译文: 在杜曲的湘兰花丛中,日落时分的晚云显得格外迷人。这里的桃树和桃叶仿佛在向我们传达着无尽的热情与关怀。 琴声悠扬,如同三叠琴弦般婉转悦耳,弹奏的是一曲欢快的雏鸟之歌,然而在这欢快之余,诗人并未选择唱出那首前朝流传下来的经典《白练裙》。 此诗通过描绘杜曲湘兰、日暮云以及桃树和桃叶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朋友陈伯玑题写的《浣花君小影四首》中的第三首。下面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以及译文,并在注释中提供了必要的解释: 1. 生来形影镇相亲: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相识以来,你和我的形影就总是如此亲密无间。"生来"表示自出生起或自认识起,"形影"指的是彼此的影子,比喻彼此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亲"则强调了这种关系的亲近程度。 2. 画里春风掌上人: 这句诗通过将陈伯玑比作画中的春天
花落花开祇一晨,判将嚼蜡抵横陈。 九歌本是人间曲,天老何曾爱二嫔。 注释: 花开花落只在清晨,人们用嚼蜡的言辞来应付这沉闷的局面。 九首《九歌》原本是人间的乐曲,但天地间的人却从未真正热爱过两位嫔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开花落和人世间的虚伪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嚼蜡”一词形象地形容了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力和无聊。同时
【注释】: 红筵:盛大宴会。韝臂弓鞋:用弓弦作鞋带的鞋子。风光:景色。白头人:老年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完宴会,回到住所后,看到窗外的春光明媚,景色宜人,便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通过对春光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喜悦。首句写宴会上人们竞相留春,第二句写人们在宴会上的新变化,第三句写宴会上的银烛花解笑春风,第四句写宴会上的风光胜过白发老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舞动鲜艳的衣裳,歌声娇美,美丽动人却无人欣赏,南朝自此真的没有忧愁。笑他孤独寂寞在新亭客中,伤心落泪像楚囚一样掩面悲啼。 赏析:这首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咏唱豫章(今江西南昌)的仙乐,表达了自己对南朝灭亡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首句以“舞艳歌娇烂不收”开篇,描绘了豫章仙乐之美,但却无人欣赏。接着以“南朝从此果无愁”收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暗含着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