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冕殷冔又劫灰,缁衣僧帽且徘徊。
儒门亦有程夫子,赞叹他家礼乐来。
周冕殷冔又劫灰,缁衣僧帽且徘徊。
儒门亦有程夫子,赞叹他家礼乐来。
注释:
- 周冕殷冔:周冕和殷冔是历史上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他们曾经遭受过战乱之苦(如殷冔被俘虏后又被放回来)。
- 缁衣僧帽:指僧人穿着的黑色僧袍和帽子,表明诗人身处寺庙或与佛教有关的地方。
- 儒门:指儒家学者的学派,强调儒家思想。
- 程夫子:程夫子可能指的是程颐、程颢兄弟,他们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儒学有深远的影响。
- 赞叹:称赞或赞赏。
- 礼乐:指儒家经典中的礼仪和音乐教育,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在寺庙中徘徊的画面,通过对比僧人与儒家学者的行为举止和思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宗教信仰与儒家学说相互影响的思考。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周冕殷冔又劫灰”暗指历史动荡,而“缁衣僧帽且徘徊”则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儒门亦有程夫子”的表述,肯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和儒家学者行为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变迁的深刻理解及其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