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多士久知名,祭酒亲题月旦评。
绵蕞即今闻辟召,沈生何似鲁诸生。
【注释】
多士:指众多的贤人。即今:现在。辟召:选拔,征召。鲁诸生:孔子弟子中有姓“鲁”的,称之“鲁诸生”。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沈麟同为明末文人,与高珩有交情,两人曾结伴游江南。后沈麟同被清兵逮捕。这首诗是高珩在得知沈麟同被捕的消息后写给他的,劝勉他不要沮丧失望,要像孔子弟子那样,保持高尚节操,不屈于权势。全诗用典精当,语意深婉,体现了诗人对故友深情厚谊。
云间多士久知名,祭酒亲题月旦评。
绵蕞即今闻辟召,沈生何似鲁诸生。
【注释】
多士:指众多的贤人。即今:现在。辟召:选拔,征召。鲁诸生:孔子弟子中有姓“鲁”的,称之“鲁诸生”。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沈麟同为明末文人,与高珩有交情,两人曾结伴游江南。后沈麟同被清兵逮捕。这首诗是高珩在得知沈麟同被捕的消息后写给他的,劝勉他不要沮丧失望,要像孔子弟子那样,保持高尚节操,不屈于权势。全诗用典精当,语意深婉,体现了诗人对故友深情厚谊。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注释】莲子:即莲座。莲花的座子,佛教称其为“佛座”。 峰头:山峰之巅。一说指山之最顶处。 青松骨格:形容人像的骨骼清奇,有如青松。青松比喻高洁的品格,也借以形容人物形象。 鹤仪形:形容人的仪态优美、端庄,像鹤一样。 兀坐看云汉:兀坐是端坐的意思,云汉指天河,古人认为天上有星,所以叫云汉。 应与:应当。虚空:佛教语,指无形体的法界。 经:经文,佛教用语。指佛说的一切经典。 赏析
【注释】 题含光法师像二首其二:指题咏含光法师的画像。西堂:指佛寺中的法堂,是僧徒讲经说法的地方。《清凉山海藏》是一部佛教经典集,共四十九卷,为唐初道宣法师编定。此诗当是诗人于某年某月在寺院中看到含光法师像后所作。“咬蚤”:咬虱子。咬蚤家常话,意即和尚们常说的话。“天花下讲台”:指讲经说法。天花:指佛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僧人讲经说法的情景,表现了佛教徒讲经说法时的虔诚和认真。
【解析】 题画,是中国古代一种诗体。即诗人或画家在画面上题写的诗句。一般多咏物、写景,也有抒写怀抱的。如王维的《酬张少府》。此首诗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后两句写画中之人。 题画: “𢷾撼秋声卷白波”,秋风萧瑟,山间树木摇曳,发出阵阵响声。 “青山断处暮云多”,夕阳西沉,青山的尽头处云雾缭绕。 译文: 秋风劲吹,树声摇动,掀起层层白浪。 青山断裂的地方,暮色四合时云雾更多。 “沉沙折铁无消息”
解答诗谜,通常需要仔细分析诗句的字面和隐含意义,同时参考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 1. 诗句原文: 玄圃熊熊剩夜光,机云殁后有文章。 中原伧父谁相问,长柄葫芦几许长。 2. 诗句解读: - “玄圃熊熊剩夜光”:“玄圃”通常指代一个神秘的地方,可能象征着某种深不可测的知识和智慧。“熊熊”形容火光明亮,可能暗示着知识的光芒非常耀眼。“剩夜光”则可能指的是这些光辉在夜晚仍持续发光
【注释】彩生:指白居易,字乐天。江村:即江头村,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老屋”句:指白居易在江头村时,曾筑有别墅,月色如银。罗浮山:在今广东中北部。“梦断”二句:言梦中听到叩门声,惊醒后便拉起白衣服的女仆开门。缟衣人:指女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好友彩生送别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友人离别时的情状;中间四句写梦醒后的情景;后两句写朋友离去,而自己却未能及时相迎。全诗以梦为线索,将送别
【注释】 1. 国西营畔:指西山脚下。 2. 暂传杯:借酒言欢,暂时把酒言欢。 3. 笑口:笑容。 4. 抿(mǐn)半开:抿嘴笑,半张开嘴。 5. 数日:几天后。 6. 西山梅:指西山的梅花。 7. 漫山玉雪:满山如玉似雪。 8. 迟君来:让您久等了。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在西山脚下与好友相聚饮酒,畅叙别情。席间,友人欲离去,诗人即兴吟诗作别,共勉之语,充满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