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妆池畔映馀霞,漏月歌声起暮鸦。
枯木寒蝉都解语,海棠十月夜催花。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残妆池畔映馀霞:这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残妆的美人站在池畔,余晖映衬着她的倩影。“残妆”指的是美人化妆后不完整的妆容,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未整理干净,而“馀霞”则是指夕阳余晖,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2. 漏月歌声起暮鸦:这里通过“漏月”和“歌声”两个元素,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稍带寂寞的画面。夜晚,月亮透过窗户漏进来,伴随着歌声,使得原本宁静的夜晚显得生动起来,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之情。

  3. 枯木寒蝉都解语: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枯木与寒蝉,在寒冷的冬夜中,似乎都能说话,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都解语”也暗示了这些自然之物虽然无言,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达。

  4. 海棠十月夜催花:最后一句,通过“海棠”这个意象,将时间推移至十月。在这个季节里,海棠盛开,仿佛是大自然在催促春天的到来。同时,这也隐喻了人生或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即使是在看似静止的时间之中,也有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但又不失美感的世界。诗人通过对残妆池畔、漏月歌声等景象的描绘,以及枯木、寒蝉等元素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既有着深沉的情感色彩,又不乏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这种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