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乌啼曲半讹,隔江人唱后庭多。
篱边兀坐村夫子,端诵尚书五子歌。

子夜乌啼曲半讹,隔江人唱后庭多。

篱边兀坐村夫子,端诵尚书五子歌。

注解:

  1. 子夜:古代对夜间十二点到四点的称呼,这里指的是夜晚。
  2. 乌啼:指乌鸦的叫声,这里用来表达夜晚的氛围。
  3. 曲半讹:指曲调不完整或不正确。
  4. 隔江人唱:形容在江的这一边有人唱歌。
  5. 后庭多:表示有很多歌曲。
  6. 篱边:指旁边或旁边的篱笆旁。
  7. 村夫子:乡村里的学生,这里指学生。
  8. 端诵:恭敬地诵读。
  9. 尚书五子歌:指的是《尚书》中的五篇短诗,通常用于教育儿童。

赏析:
这首诗是钱谦益在丙申春日就医秦淮时所作的绝句。诗中的“子夜乌啼曲半讹”描述了夜晚的景象,而“隔江人唱后庭多”则描绘了江对岸有人唱歌的情景。诗人坐在篱边,静静地听着,然后恭敬地诵读了《尚书》中的五篇短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