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堂深仗马闲,一雕双兔并朝班。
书生漫自夸前识,只恨胡雏轧荦山。

诗句原文:

偃月堂深仗马闲,一雕双兔并朝班。

书生漫自夸前识,只恨胡雏轧荦山。

译文:
在曲江边有个名叫“偃月堂”的地方,那里养着许多骏马,闲暇时它们悠闲自得。一群鸟儿中,一只雄鹰和两只兔子并列站立,宛如朝中官员一般。然而,这些文人墨客,却因过于自负而失去了真正的见识,只能遗憾地看到那些胡人子孙在山中横行霸道的场景。

赏析:
《曲江歌十绝句奉寄香山何相公 其四》是一首描绘了唐代长安城景致的诗作。诗人钱谦益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曲江边的美景与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与人文气息。

第一句“偃月堂深仗马闲”,描绘了曲江畔的一座宏伟建筑——偃月堂。它位于曲江之上,显得庄严而气派。诗人以“深”字来形容堂院的深远,暗示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而“仗马闲”则形象地描述了马儿们在此处自由自在,享受着主人给予的恩惠。

第二句“一雕双兔并朝班”,则是对曲江边景象的生动描绘。在这里,一只雄鹰和两只兔子并肩站立,象征着朝廷中的文武官员们各司其职、和谐共处的景象。这里的“朝班”不仅指官员们整齐的服饰,也暗喻了他们各自的地位和权力。

第三句“书生漫自夸前识”,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的文人墨客的批评。他们认为自己拥有卓越的见识和才华,但实际上却常常因过于自负而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里的“书生”指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中的学者或文人,他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学识和地位而感到自豪,但有时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最后一句“只恨胡雏轧荦山”,则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在这里,“胡雏”指的是胡人后代,他们因血统和地位的不同而受到歧视和排斥。而“轧荦山”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胡人的嚣张跋扈和蛮横无理,仿佛他们能够随意践踏一切,包括法律和秩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也揭示了诗人对于民族平等和和谐共处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曲江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唐代长安城的繁荣与人文气息。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民族平等和和谐社会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