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华落尽影鬖𣯌,日夕牛羊上垄多。
记得当年歌此曲,引声不忍到嫦娥。
诗句原文:
桂华落尽影鬖𣯌,日夕牛羊上垄多。
记得当年歌此曲,引声不忍到嫦娥。
翻译:
桂花瓣落下,影子摇曳不定,夕阳下牛羊在田间劳作。
记得当年我曾吟唱这首歌,歌声婉转却不忍继续唱下去,因为不忍心让这声音飘向月宫的嫦娥。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怀念和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日落时分的田园景象,唤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桂华落尽影鬖𣯌”形象地描绘了桂花花瓣落满地面的景象,而“日夕牛羊上垄多”则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牛羊耕作的情景。诗人用”还记得当年歌此曲”来回忆那些年与朋友或亲人共同吟唱的歌曲,表达了对那些无忧无虑日子的怀念。然而,当诗人回想起那首歌时,他发现歌声中充满了对嫦娥的眷恋,这种情感让他感到既感动又心痛,因此不忍心继续唱下去,而是选择了沉默和保留这份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怀旧情绪的场景中,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注释:
- 桂华:桂花,又称木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花卉之一。
- 落尽:花瓣落下,形容秋天的景色。
- 影鬖𣯌:影子摇曳不定的样子。
- 日夕:傍晚时分。
- 牛羊:此处指牛和羊。
- 上垄:在田野里劳作。
- 当年: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 歌此曲:吟唱这首曲子。
- 引声:引起共鸣的声音,这里指歌曲。
- 不忍:不忍心,不忍心让声音传得太远。
- 嫦娥:月亮上的女神,常用来比喻远去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