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持节首维风,棹楔褒贞即表忠。
茂苑碧城瞻婺宿,长洲紫府傍墉宫。
重纡象服华筵上,久罢鱼轩委巷中。
圣代旌门多异典,怀清台筑具区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 两江持节首维风,棹楔褒贞即表忠。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蔡忠襄公(蔡京)的敬仰之情。在古代中国,官员被赋予特定的称号或荣誉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的“两江”指代蔡京在江西任职时的功绩。而“棹楔褒贞即表忠”则表示蔡京的正直无私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表彰。
- 茂苑碧城瞻婺宿,长洲紫府傍墉宫。
- 在这里,“茂苑碧城”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名,而“婺宿”则是指月亮。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茂苑碧城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中的月亮,仿佛看到了婺宿(月亮)的美丽。而“长洲紫府傍墉宫”则描述了另一个场景:在长洲紫府旁的一座古老宫殿里,人们正在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重纡象服华筵上,久罢鱼轩委巷中。
- “重纡”意为多次穿行或重复,而“象服”则是指华丽的官服。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官场上的场景:官员们穿着华丽的官服,在华美的宴席上饮酒作乐;而在远离官场的小胡同里,他们却不得不放下华丽的装束,与普通百姓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 圣代旌门多异典,怀清台筑具区东。
- “圣代”指的是当今的时代,“旌门”则是指旌旗飘扬的门。这句话表达了对当今时代政治清明、法治严明的赞美。而“怀清台筑具区东”则描绘了一个历史典故:相传在汉代时期,有一座高大的建筑叫做怀清台,位于具区东面。这个建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蔡忠襄公的赞颂和对官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批判性。同时,作者通过对比官场与民间的生活,表达了对平民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