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如玦抱吾庐,近市依然隐者居。
却扫何须愁剥喙,萧闲并可谢樵渔。
日斜竹涧收棋局,月照苔阶把道书。
有宅一区吾事足,客嘲扬子定何如。

北山如玦抱吾庐,近市依然隐者居。却扫何须愁剥喙,萧闲并可谢樵渔。日斜竹涧收棋局,月照苔阶把道书。有宅一区吾事足,客嘲扬子定何如。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学东坡移居八首》中的第八首,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北山如玦抱吾庐,近市依然隐者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处如同北方山峦的玦石一样,既坚固又含蓄,虽然靠近都市,但依然保持了隐者的风范和居所。这里的“璧”与“玦”都是古代玉器上的装饰,象征美好、纯洁和高贵,而“北山”则暗示着诗人居住的地方位于北方,远离尘嚣。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选择居住地的智慧,也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却扫何须愁剥喙,萧闲并可谢樵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自信和满足。他并不担心因为清理住所而烦恼,反而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这份宁静。这里的“却扫”意味着清扫、整理,而“萧闲”则是形容清闲自在的状态。诗人在这里用“谢樵渔”来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他不需要依赖于砍伐木材或捕鱼来维持生计,而是能够自给自足地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日斜竹涧收棋局,月照苔阶把道书”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坐在竹林中的棋局旁,借着月光阅读道家经典的情景。这里的“竹涧”指的是竹林里的小溪,而“苔阶”则是指长满了青苔的台阶。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下棋、读书,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视。

“有宅一区吾事足,客嘲扬子定何如”这两句诗总结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认为即使没有太多的财产,只要有一处自己的宅院,就能够满足生活的需求。而对于那些无休止追求财物的人,他以扬雄作为反讽的对象,指出他们的追求是没有结果的。这里的“扬子”指的是扬雄,他是西汉的一位学者,以才华横溢和追求名利著称。而这里的“客嘲”则是说那些嘲笑诗人的人,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达到诗人的境界。

元好问的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和赞美。他认为隐居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还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他也强调了对于物质财富的正确认识,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物,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面对生活和追求幸福的思考方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