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堂下见姚黄,占断春风旧苑墙。
但许卿云来侧畔,即看湛露在中央。
菊从土色论三正,葵让檀心向太阳。
作贡会须重置驿,轩辕天子正垂裳。
玉钩堂下见姚黄,占断春风旧苑墙。
但许卿云来侧畔,即看湛露在中央。
菊从土色论三正,葵让檀心向太阳。
作贡会须重置驿,轩辕天子正垂裳。
诗句释义与翻译:
第一首诗:
“玉钩堂下见姚黄”,描述了在玉钩堂内看到了珍贵的牡丹花,这种牡丹被比作姚黄,意味着其珍贵和非凡。“占断春风旧苑墙”,“占断”表示这朵牡丹几乎垄断了整个春天的风韵,仿佛独占了整个花园的风情。这里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这朵牡丹的极高评价和珍视。
第二首诗:
“但许卿云来侧畔,即看湛露在中央。”这句诗中,诗人将牡丹旁边的一株植物比作“卿云”(一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花朵),暗示这朵牡丹非常引人注目,就像那高贵的“卿云”。而“湛露”则暗喻这朵牡丹犹如太阳般耀眼,光芒四射,令人瞩目。
第三首诗:
“菊从土色论三正”,此处诗人用“土色”指代菊花的基础颜色,并提到“土色”可以用来评价菊花的不同品质。接着以“论三正”表明这是在讨论三种不同等级的菊花。这里的“三正”可以理解为最高等级、中间等级和最低等级。
第四首诗:
“葵让檀心向太阳”,在这里,诗人把太阳比作向日葵的“檀心”,意指太阳的光芒引导着向日葵的方向。这反映了牡丹与太阳之间的和谐关系,牡丹以其独特的美和力量,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赏析
整组诗歌通过对广陵郑超宗花园中牡丹的描述,展示了牡丹的美丽及其在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每首诗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特点,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传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不仅是对牡丹本身的描写,更是对中华文化中花作为象征意义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