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地烽烟避海漕,普天飞挽涌云涛。
羯奴岂识敖仓计,庾氏徒烦仰屋劳。
川渎效灵输万斛,鱼龙衔尾护千艘。
至尊旰食临东渭,鼓吹延君建节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匝地烽烟避海漕 - 形容战火遍布,到处都是战争的烽火。“烽烟”是古代边防瞭望所点燃的烟火,用以传递战事信息。“匝地”表示范围广泛,“避海漕”则是指避开海上的交通要道。

  2. 普天飞挽涌云涛 - “普天”指整个天地之间,“飞挽”意味着迅速而有效地进行运输。“涌云涛”形容云海翻腾,波浪滚滚,比喻运送物资的浩大场面。

  3. 羯奴岂识敖仓计 - “羯奴”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的是张御史手下的士兵。“敖仓”是古代的一个粮仓,“计”是指策略、计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北方的士兵根本不懂如何管理粮仓的策略,只是徒劳无益地努力而已。

  4. 庾氏徒烦仰屋劳 - “庾氏”指的是庾亮家族,“仰屋劳”意为徒劳无功地白费心力。这句话批评那些依赖别人力量而不知自我努力的人。

  5. 川渎效灵输万斛 - “川渎”指河流,“效灵”表示河水的力量和智慧。“输万斛”意味着大量输送粮食或水力。这里强调了河水的巨大能力和效率。

  6. 鱼龙衔尾护千艘 - “鱼龙”在这里暗喻船只,它们像鱼龙一样在水面上飞翔,“衔尾”表示紧密跟随。“护千艘”表明这些船只能够保护成千上万的船只安全。

  7. 至尊旰食临东渭 - “至尊”指的是皇帝,“旰食”意即日食,比喻皇帝因国家大事繁忙而饮食减少。“临东渭”指的是皇帝亲临东边的渭河地区。

  8. 鼓吹延君建节旄 - “鼓吹”指乐器演奏的音乐,“延君”是对某人的尊称,“建节旄”意味着设置旗帜和旄牛尾巴,作为军队的标志。这句话是在赞扬张御史的功绩,并期望他能建立不朽的功勋。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