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办腰镰学耦耕,悠悠真悔逐人行。
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
白马清流伤往事,南箕北斗愧虚名。
巢繇至竟非无谓,坚坐深山谢圣明。
【注释】
戊辰: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冬,李白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时写的《上阳台帖》,其中有“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长戟之末,吞二邦之萌”之语,意谓要施展平生抱负,干一番事业。
齐三士:指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忌、孙膑、庞涓。
鲁二生:指春秋末期鲁国的孔子和颜回。
清流:比喻高洁的志节。
南箕北斗:古代认为南斗星主文,北斗星主武。此处用来形容自己的才能与名声不相符。
巢繇至竟:指巢父和许由。巢父是尧时的隐者,曾为舜耕过田地,又为商汤洗过马;许由是夏朝的贤人,隐居于箕山,躬耕自食。这里用以表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未得到任用,仍归隐山林。
至竟:到底,到底不是。
坚坐深山谢圣明:意思是说自己虽身在朝廷,但心中却如隐居山林一样,感谢皇上的知遇之恩。
【赏析】
此诗为天宝三年(744)冬天,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人在赴长安的路上回顾过去,感慨颇多。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历程,对仕途的坎坷不平感到后悔不已。他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得到任用,仍然归隐山林,这使他非常懊悔。最后,他深深感激皇上对他的知遇之恩,决心终身归隐山林。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