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严谴望修门,随例趋朝又北辕。
圣代故应无弃物,孤臣犹有未招魂。
夕阳亭下人还过,端礼门前石尚蹲。
重向西风挥老泪,馀生何以答殊恩。

【注释】

戊辰:唐穆宗的年号。严谴:严历谴责。修门:即太学,天子设太学以招贤才。趋朝:指入朝拜见君王。北辕:指车北上。圣代:圣明的时代。故应:当然应该。孤臣:被遗弃的臣子。犹有未招魂:还未能招回魂魄。夕阳亭:亭名在长安城西。人还过:人经过这里回来。端礼门:城门名,在长安城南。石尚蹲:指石狮仍像过去那样蹲立在那里。重向西风挥老泪:又向秋风中挥洒自己的老泪。余生:残余的生命。何以答殊恩:用什么来报答皇上的殊遇之恩。

【赏析】

此诗写诗人因遭谗言而被贬谪到边远小郡,内心十分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抒发内心的苦闷。前二句是说诗人因为得罪了权贵而被降职到边远小郡,他虽然心有不平,但还是不得不遵旨前往。“三年严谴望修门”,三年来一直受到朝廷的严厉斥责,盼望着早日能够从太学归来。“随例趋朝又北辕”,按照惯例,他应该向北去太学拜见皇上,但是如今却不得不驱车往南去了。这两句是全诗感情的高潮。

第三四句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情的流露。“圣代故应无弃物,孤臣犹有未招魂”,意思是说当今圣明的朝代不应该抛弃任何人才,我这个被遗弃的孤臣还没有被招回来呢!“未招魂”三字,既表明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又流露出自己对前途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和感慨:我虽然已经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边远小郡,但我还希望朝廷能再次起用我为官,让我能够报效国家。然而现实却是我无法再回到京城任职了,我只能在这里度过余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