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船十万指吴头,太白芒寒八月秋。
肥水共传风鹤警,台城无那纸鸢愁。
白头应笑皆辽豕,黄口谁容作海鸥。
为报新亭垂泪客,却收残泪览神州。
【注释】: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秋兴:秋天的感慨。次草堂韵:应制诗,即奉命而作的诗。戈船:指战舰。十万:形容众多。吴头:指长江下游一带,古称吴头楚尾,是水陆交通要道。太白:指李白。芒寒:指战火的烽烟。八月秋:指秋季。肥水:指秦淮河,因南京旧时以秦为名,故又称秦淮。风鹤警:指战乱之警。纸鸢:风筝。辽豕:指辽代的猪,比喻无能之人。黄口:指幼小的孩子。海鸥:指被金人俘虏或屠杀的宋人,借指沦陷区人民。新亭:三国时东吴大将王浚所建,位于今南京市南郊。垂泪客:指有眼泪的人。收残泪:指擦去眼泪。神州:指中原大地,这里指北宋王朝。
【赏析】:本篇是南宋初年诗人谢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国家中兴的情感;后四句抒发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及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并表达了诗人为国家和人民担忧的心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太学博士期间创作的。当时金兵不断南下攻扰,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作者忧心如焚,于是写下了这首《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全诗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戈船十万指吴头”,起句就写战争的激烈场面。“戈”字,点明战争的性质和时代背景,“十万”则表现战争的规模之大。这两句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又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太白芒寒八月秋”,写诗人登高所见。“太白”是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里用它来代表长安,也暗寓着诗人自己的政治理想。“芒寒”是说战火纷飞,烽火连天。这两句既写景,又含情,既写景,又写人,同时把时间也交代了出来(八月)了。
下面几句都是作者登高眺望,所看到的一些景象。“肥水共传风鹤警”,是说长江两岸,到处都有警报传来。因为金人的骑兵常常从江北杀过来,所以作者说这是“风鹤”之声。“台城无那纸鸢愁”,是说由于战事频繁,使人们无法安居乐业,因而产生了忧愁。“无那”是无可奈何的意思。“纸鸢”,指风筝。
“白头应笑皆辽豕”,是说那些像猪一样无能的人应该笑吧!因为他们是靠别人的施舍才活下来的。“辽豕”,指辽人。这里指金朝统治者。
“黄口谁容作海鸥”,意思是说,那些年轻的孩子,又能容得下他们做海鸥吗?这里指的是金军俘虏的宋人儿童。“黄口”,指幼小的孩子。“海鸥”,喻沦陷区的人民。“为报新亭垂泪客”,意思是说,我来到这新亭,看到满目疮痍,不禁流泪了,这些眼泪都是为了中原而流的。
“却收残泪览神州”,意思是说,我现在收住眼泪,擦干泪水,重新站起来,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这里的“神州”,是指北宋的中原大好河山。
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触景而生情,触物而发感,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收复失地、重整乾坤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