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真堪洒,丹书未肯刊。
死填牢户易,生拔贼营难。
不污逾三日,无钱买一棺。
萧萧广柳出,易水正风寒。

诗名:《张将军 挽词二首 其二》

赤血真堪洒,丹书未肯刊。
死填牢户易,生拔贼营难。
不污逾三日,无钱买一棺。
萧萧广柳出,易水正风寒。

注释:

  • 赤血真堪洒:指战场上的血如同红色的颜料一样珍贵,洒在战场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丹书未肯刊:意指尽管有记载死者功绩的丹书(通常用朱砂书写),但不愿轻易将其销毁或遗忘。
  • 死填牢户易:形容战死的士兵容易地被埋葬入土,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 生拔贼营难:描述在战争中生存下来并从敌人营地中解救士兵的难度。
  • 不污逾三日:意味着尸体在三天内没有受到污染,保持尊严地被掩埋。
  • 无钱买一棺:反映了战乱时期,即使是平民也很难获得葬礼所需的棺材,突出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
  • 萧萧广柳出:描述了广袤的柳树在寒风中摇曳的景象,可能象征着战场的凄凉和悲壮氛围。
  • 易水正风寒:提到易水河上寒冷的风,可能是在描写出征时的场景,强调了战事的严峻。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战场的惨烈以及战后的萧条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阵亡将士的哀思和对战争残酷的反思。诗中“赤血真堪洒”,“死填牢户易”等句,生动地刻画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牺牲,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的批判态度。同时,“不污逾三日”,“无钱买一棺”等句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反映了作者深刻的同情心。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