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虏游魂在,雄边宿将稀。
将军今又没,部曲竟何依。
恨不沙场死,还从马革归。
可怜皋某复,犹用旧征衣。
诗词原文:
丑虏游魂在,雄边宿将稀。
将军今又没,部曲竟何依。
恨不沙场死,还从马革归。
可怜皋某复,犹用旧征衣。
注释解释:
- 丑虏游魂在:指敌军依然存在,如同游魂一般,暗示敌人未被完全消灭,仍对边疆构成威胁。
- 雄边宿将稀:雄壮的边疆上,曾经威名远扬的老将已经很少。
- 将军今又没:指出征的将军已经阵亡。
- 部曲竟何依:部下的士卒们究竟要依靠什么生存?
- 恨不沙场死:多么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战死,而非如此屈辱地死去。
- 还从马革归:形容将士愿意像古代的战士一样,死后仍能与铠甲同葬。
- 可怜皋某复:指那些再次归来的士兵,他们的命运令人感慨。
- 犹用旧征衣:尽管历经战乱,士兵们仍然穿着他们的旧军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将军及其部曲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雄主义。首句“丑虏游魂在”表达了敌军虽败犹勇,持续侵扰边境的状况。接下来“雄边宿将稀”则反映了前线将领的减少,突显了战场的艰苦和英雄的稀缺。第三句点出“将军今又没”,直接触及了诗的主题——战争的失利与英雄的牺牲。而“部曲竟何依”则反映了士兵在战后的无助与迷茫。
最后两句“恨不沙场死,还从马革归”以及“可怜皋某复,犹用旧征衣”更是情感的高潮。前者表达了战士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渴望,后者则揭示了战争中士兵的无奈和辛酸。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