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
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
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所作,当时李白因参加永王璘谋反案被流放夜郎途中。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晚上焦山绝顶至暮归宿山庄:傍晚时分,诗人来到焦山绝顶,夜晚则返回到归宿山庄休息。

  • 焦山:位于今江苏镇江附近,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

  •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 暮:傍晚时分。

  • 归宿山庄:诗人的住处,一个宁静的山庄。

  • 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早晨,江面上一片荒凉的景象,烟雾缭绕,无法消散。

  • 初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江荒荒:江面显得异常荒凉。

  • 晓烟:早晨的烟雾。

  • 不可罢:无法消散。

  • 稍行见青螺:稍微行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青色的螺壳。

  • 青螺:一种形状像螺壳的石头。

  • 渐次辨兰若:逐渐辨认出佛寺的踪迹。

  • 渐次:逐渐地。

  • 兰若:佛教用语,指寺院。

  •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人们行走时穿过鹘鸟筑巢的地方,路上又狭窄又曲折。

  • 鹘巢:鹰鸟筑巢的地方。

  • 石罅:石头之间的缝隙。

  •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经过一段时间攀登险峻之处,已经感到疲倦,甚至有些害怕衰老。

  • 逾时:经过一段时间后。

  • 攀险:攀登险峻之处。

  • 衰谢:形容身体或精神疲惫衰弱。

  •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古老的岩石穿透了整个山脉,而楼阁则高耸入云,可以借风。

  • 树古岩:古老的岩石。

  • 穿:穿透。

  • 云许藉:云彩可以依靠楼阁。

  •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领略了山顶的风光之后,随即下山走另一条路。

  • 一尽:全部体验到了。

  • 巅崖趣:山顶的美景。

  • 旋:随即。

  • 别径:另外一条路径。

  •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秋天的落叶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寒潮如瀑布般汹涌而下。

  • 落木:落叶。

  • 萧骚:萧瑟的样子,这里指风吹落叶的声音。

  • 寒潮势奔泻:寒潮汹涌澎湃,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想要回家的路并不遥远,可以借点风渡过江去。

  • 欲归:想要回家。

  • 路非远:回家的路不远。

  • 问渡:询问渡口。

  • 风稍借:借用一点风渡过江去。

  • 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可惜江上的月亮比我早出现在我的茅草小屋前。

  • 可怜:可惜。

  • 江上月:指江面的月亮。

  • 我:第一人称代词,我。

  • 先我:“先”字用作副词,表示“比……更早”。

  • 在茅舍:在我居住的茅草屋前出现。

  •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斟酒招待影子一样的朋友,独自坐在清静的夜晚。

  • 酌酒:斟酒招待朋友。

  • 影形:影子一样的朋友,这里指自己的倒影。

  • 嗒然:形容心情失落、怅惘的样子。

  • 坐清夜:独自坐在清澈的夜晚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