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月堕白日,水立天昼昏。
江汉难分流,岁暮蛟螭尊。
怒鳞拔巨浪,势欲无厚坤。
鳣鲔亦跳梁,变化随山根。
舟楫下可恃,客意谁与论?
遥望耆旧里,丁彼汉运屯。
我怀沔上翁,长歌归鹿门。
【注释】
武昌杂感:作者在武昌(今湖北武汉市)所作的一组诗,共四首。
朔月:即朔日,阴历每月初一曰朔。堕:落下。白日:太阳。
水立天昼昏:水立,水倒映于水中。天昼昏,天色昏暗。
江汉难分流:江汉,长江和汉水。分流,分开水流。
蛟螭尊:蛟螭,古代神话中的龙,此处借指水神。尊,尊贵,崇高。
怒鳞拔巨浪:怒鳞,愤怒的鱼。拔巨浪,把巨浪从水面上拨起来。
势欲无厚坤:坤,大地。势欲无厚坤,形势似乎要使大地变薄。
鳝鲔亦跳梁:鳝,大口鲶鱼。鲔,鲌鱼。跳梁,乱窜。
变化随山根:变化,指水流的变换。山根,山脚下。随,顺。
舟楫下可恃:楫,船桨。下可恃,下面可以依靠。
客意谁与论:客意,指客居他乡的心情。谁与论,与谁共同商讨。
遥望耆旧里:遥望,远看。耆旧,年长的人。
丁彼汉运屯:丁,当;彼,那;汉运,东汉的国运。屯,聚集,停留。
我怀沔上翁:沔上,指汉水之畔。翁,老人。
长歌归鹿门:长歌,大声唱歌。归鹿门,回到隐居的地方。
【赏析】
此诗为“武昌杂感”组诗的第二首。诗中抒发诗人对国运兴衰、人事代谢的感慨,以及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而情韵深永。
首联:“朔月堕白日,水立天昼昏。”这两句是说朔月落了太阳也落了,天地之间一片昏暗。这里以朔日和阳月作对比,突出了夜幕降临的凄凉景象。
颔联:“江汉难分流,岁暮蛟螭尊。”江汉指的是长江和汉水,它们难以分开,就像人一样难以割舍亲情。岁暮是指一年的结束,此时正是国家多事的时候,如同蛟螭被尊视为神灵一般。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颈联:“怒鳞拔巨浪,势欲无厚坤。”怒鳞指愤怒的鱼,它们能够将巨浪从水面上拔起来,仿佛有力量挑战大自然的力量。这里的“势欲无厚坤”形容这些愤怒的鱼儿想要挑战自然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尾联:“鳣鲔亦跳梁,变化随山根。”鳣鲔指的是大口鲶鱼和鲌鱼,它们的跳跃如同在山上跳动一样自由自在。这里比喻着社会动乱不安的局面,如同鲤鱼在山间自由地跳跃一样不受拘束。尾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自然现象来抒发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出内心的复杂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