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乳琉璃法酿开,红霞密砌拥瀛台。
别烦楚调含兰手,剪取西山黛色来。
桐乳琉璃法酿开,红霞密砌拥瀛台 —— 赏析曹溶《客子贻燕京春咏读之感怀四首 其三》
在清丽的诗句中,曹溶以其精湛的技艺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地结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深远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燕京春天的景致之中,感受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感。
首句“桐乳琉璃法酿开”,用“桐乳琉璃”这一富有质感的词汇形容法酿之水如同琥珀般清澈透明,映照出一个清新脱俗的场景。接着通过“红霞密砌拥瀛台”这一形象化描述,展现了瀛台被红霞环绕的壮丽景观。诗人通过对色彩的精心搭配与布局,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宁静的氛围,为读者提供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别烦楚调含兰手”,这里的“楚调”并非指楚地的音律,而是借代古代楚国的音乐风格,而“含兰手”则是指手持兰花的人。这表达了一种对古典文化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诗歌艺术中古典美学的价值及其与现代审美的差异性。
最后一句“剪取西山黛色来”,则是以简洁有力的笔触结束了全诗。这里的“西山黛色”不仅指的是西山的苍翠之色,也象征着诗人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的能力。通过“剪取”这一动作,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与捕捉,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刻画和对古典文化的深情回顾,曹溶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广泛的文化背景相融合,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